[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沟渠排水沙滩减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6432.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姚昱婷;孔俊;季智灵;周晨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沟渠 排水 沙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沟渠排水沙滩减淤系统,属于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设置在外海的淤滩侧,包括注水沟、排水通路、外壁和注水系统,所述的注水沟设置在淤滩的后方陆地,注水系统与注水沟相互配合,始终向注水沟内部注水,外壁在注水沟的两侧,注水沟内的水通过排水通路向两侧的沙滩排水,在排水通路内的细颗粒的泥质在水流作用下起动并运移,在退潮期时随离岸流输出,防止沙滩泥化。本发明通过人工开挖的沟渠,有效调节波浪和潮汐的作用,以减少自然灾害;滨海湿地恢复可有效降解污染,恢复原来的生态系统与自然平衡机制;通过生态恢复,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为进一步修建休闲旅游栖息设施提供良好的基础,为发展旅游业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沟渠排水沙滩减淤系统。
背景技术
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是我国大陆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海滩和人造沙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硬化、泥化,甚至退化现象,滨海旅游是世界休闲体验旅游的一大热点。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滨海旅游是中国支柱性海洋产业,应予以重点发展”。当前,我国已形成了渤海湾、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海岸等五大滨海旅游带。
但目前,我国不少沙滩逐步退化,沙滩宽度缩小,沙滩泥化,局部呈现退潮期大片黑色淤泥。深圳原“海上世界”旁的小海湾,上世纪曾建离岸堤,并在湾顶天然海滩基础上填沙建造人工沙滩,建成后大量的细颗粒的泥沙在湾内沉积,沙滩细化衰亡向泥滩转化,发生了泥化硬化问题,最终导致整个泻湖水域的淤积并岸成陆。
沙滩的清淤工作繁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一旦该地区形成沙滩泥化的现象,即使短暂进行人力清淤后,一段时间后仍会出现泥化,需反复清理,难以保持沙滩长久清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沟渠排水沙滩减淤系统,通过开挖人工沟渠,促进沙滩向外排水,引起泥质起动并运移,将沙滩中的泥质在退潮期带入海洋中,从而恢复并维持沙滩环境,防止沙滩泥化。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沟渠排水沙滩减淤系统,设置在外海的淤滩侧,包括注水沟、排水通路、外壁和注水系统,所述的注水沟设置在淤滩的后方陆地,注水系统与注水沟相互配合,始终向注水沟内部注水,外壁在注水沟的两侧,注水沟内的水通过排水通路向两侧的沙滩排水,在排水通路内的细颗粒的泥质在水流作用下起动并运移,在退潮期时随离岸流输出,防止沙滩泥化。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水沟为人工开挖沟渠,所述的淤滩为含泥质较多的沙质海岸,所述的注水沟内的水源源不断向两侧的沙滩排水通路排水的同时,所述的注水系统向注水沟内源源不断地注水,使注水沟内的水位保持相对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水沟的长度取决于淤滩的长度,当淤滩仅仅局部存在淤积问题时,则只在局部淤滩与海岸线平行的方向开挖注水沟;注水沟的高程应不低于高潮位,因此注水沟应布置于潮上带,始终不被水淹没;注水沟离海岸的距离取决于排水通路的分布特征,需要让沙滩上泥质淤积最严重的部分穿过排水通路,因此注水沟布置在淤滩后方2~5m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水沟(1)的长度按照下式计算:
Lcn=l+2×(5~10)(I);
其中,l为淤滩的的淤积地带沿海岸方向的长度,Lcn为注水沟的长度,长度单位均为m。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水沟的开挖边线的高程按照下式计算:
Hcn=h+i×(2~5)(II);
其中,Hcn为极端高水位,i为淤滩(2)的坡度,长度单位均为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6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