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光膜、多层转光膜及其多层转光膜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6027.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蕾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27/18;B32B33/00;C08J5/18;C08L23/06;C08L23/08;C08K3/38;B29C5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26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光膜 多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转光膜、多层转光膜及其多层转光膜制备方法;包括薄膜本体和转光膜层,转光膜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转光剂15%~22%,有机载体55%~65%,光稳定剂10%~15%和抗氧化剂9%~16%;薄膜本体包括薄膜基体60%~75%、光稳定剂12%~20%和抗氧化剂10%~20%;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转光剂的添加能够将阳光中的紫外光转换为蓝光,促进植物对于氮、磷、钾、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叶片中的光合作用产物含量升高,促进作物生长,同时起到减少病虫害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转光膜、多层转光膜及其多层转光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膜是一种通过添加转光剂来实现光转换的薄膜,它能将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紫外光转换成对作物有用的蓝紫光及红橙光,或将植物不吸收的绿光和黄绿光转换成红光。即通过改变透过转光膜的光质,促进植物对氮、磷、钾、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叶片中的光合作用产物含量升高,促进作物生长,同时起到减少病虫害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进行应用的转光膜都是单层膜,即在原有的材料集体上通过添加转光剂形成的单层膜,这种膜在力学性能以及在转光效果上还具有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光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光膜,包括薄膜本体和转光膜层,转光膜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转光剂15%~22%,有机载体55%~65%,光稳定剂10%~15%和抗氧化剂9%~16%;薄膜本体包括薄膜基体60%~75%、光稳定剂12%~20%和抗氧化剂10%~20%。
进一步的,有机载体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线性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薄膜基体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线性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与茂金属聚乙烯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层转光膜,以下是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转光膜,包括上述的薄膜本体和至少一层转光膜层,薄膜本体与转光膜层一面贴合;还包括与转光膜层另一面贴合的薄膜内层,薄膜内层包括成型薄膜和涂覆层,成型薄膜按重量百分数计的有机载体、光稳定剂12%~20%和抗氧化剂10%~20%。
进一步的,涂覆层包括水性流滴消雾涂覆液。
进一步的,转光剂的化学组成为Ca3B5O10Cl:Eu2+。
进一步的,光稳定剂包括水杨酸苯酯、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酯、间苯二酚但苯甲酸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双酚A双水杨酸酯、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246、抗氧剂300、抗氧剂330、抗氧剂3114、抗氧剂245、2,6-二叔丁基对甲酚、2,4,6-三叔丁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多层转光膜,以下是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转光膜制备方法,将计量后的上述的薄膜本体、转光膜层和成型薄膜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进入至多层共挤出机熔融挤出成型,后使用水性流滴消雾涂覆液对内层进行涂覆成型。
进一步的,挤出成型的薄膜进行吹胀作业形成筒状薄膜或膜泡,对筒状薄膜或膜泡进行冷却后将空气排净,并对薄膜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进一步的,融融温度为180~190℃,薄膜吹胀比为1:3~5,所述薄膜牵引比为1:7~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蕾,未经徐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6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