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即食酵素鹿汤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5714.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宁成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惊哲森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00 | 分类号: | A23L23/00;A23L33/00;A23L5/20;A23L19/00;A23L3/3472;A23L31/00;A23L1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静培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即食 酵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即食酵素鹿汤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便携即食酵素鹿汤的原料组份包括鹿肉、红枣、桂圆、黄芪、姜汁、食用盐、菌菇酵素,其中菌菇酵素是通过黑木耳、松蘑、松茸、猴头菇、红糖和益生菌在特定条件下制备而成。经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后的鹿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进一步增强其补脾益气、温肾壮阳、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本发明所述便携即食酵素鹿汤中添加有酵素,即可以改善汤品口味,又可以更好的使鹿肉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到汤品中,更易于人体吸收;本发明所述便携即食酵素鹿汤食用方便、快捷、方便携带,其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更加安全健康,且能有效延长鹿肉保鲜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即食酵素鹿汤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酵素是以新鲜的蔬菜、水果、糙米、药食同源中药等植物为原料,经过榨汁或萃取一系列工艺后,再添加酵母菌、乳酸菌等发酵菌株进行发酵所产生的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酚类、萜类等营养成分以及一些重要的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混合发酵液。通过发酵,原料组织受到微生物酶的作用而崩解,原料细胞中的功能性成分得以充分释放出来并发生小分子化而变得容易为人体吸收。
鹿肉,是高级野味,肉质细嫩、味道美、瘦肉多、结缔组织少,可烹制多种菜肴。鹿肉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糖和一定量的维生素,且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鹿肉性温和,有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功效。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鹿肉属于纯阳之物,补益肾气之功为所有肉类之首,故对于新婚夫妇和肾气日衰的老人,吃鹿肉是很好的补益食品,对那些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也有很好的温煦作用。鹿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胆固醇很低等特点,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鹿肉腥味重,且现有鹿肉制品多添加有防腐剂等添加剂,影响鹿肉的营养且存在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即食酵素鹿汤及其制备方法,经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后的鹿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进一步增强其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功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即食酵素鹿汤,原料组份包括:
鹿肉15-25重量份、红枣0.5-1.5重量份、桂圆0.5-1.5重量份、黄芪0.5-1.5重量份、姜汁0.2-0.8重量份、食用盐0.3-0.7重量份、菌菇酵素2.6-3.4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便携即食酵素鹿汤,原料组份包括:
鹿肉20重量份、红枣1重量份、桂圆1重量份、黄芪1重量份、姜汁0.5重量份、食用盐0.5重量份、菌菇酵素3重量份。
所述菌菇酵素的制备方法为:
(S1)将黑木耳、松蘑、松茸、猴头菇清洗除杂后用水浸泡,去除杂质和浸泡用水,加水打成浓浆,得到原料浓浆;
(S2)将红糖和益生菌用水溶解,加入所述原料浓浆中混合均匀,静置后进行发酵,得到所述菌菇酵素。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浸泡时间为50-70min,所述打成浓浆所需的加水质量为黑木耳质量的4-6倍。
进一步地,步骤(S1)和步骤(S2)中,所述黑木耳、松蘑、松茸、猴头菇、红糖和益生菌的质量比为1:1:1:1:(2-3):1。
进一步地,所述益生菌包括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酵母菌,所述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酵母菌的质量比为(4-6):(2-4):(4-6):(3-5):(2-4)。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溶解红糖和益生菌的用水质量是红糖的2-3倍;所述发酵温度为35-40℃,所述发酵时间为24-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惊哲森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惊哲森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5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