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双目立体相机构建栅格地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5364.8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8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仲维;陈圣伦;李豪杰;王智慧;刘日升;樊鑫;罗钟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双目 立体 相机 构建 栅格 地图 方法 | ||
1.一种利用双目立体相机构建栅格地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创建栅格地图:
1.1)确定栅格地图的空间信息:从配置文件中获取目标计算的最高高度、最低高度、最远距离和视场角;并确定栅格地图的空间信息,即栅格地图覆盖最高位置、最低位置、最远位置、最近位置、最右侧位置和最左侧位置;
1.2)划分栅格:将栅格地图划分为规则图形;计算出每个栅格中心的坐标;默认所有栅格的状态为空;
1.3)根据双目立体相机的实际摆放位置确定世界坐标系;
在空间中以双目立体相机中左相机与地面的垂线的交点为原点O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垂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水平向前为Z轴正方向,此坐标系为世界坐标系;
2)获取原始数据:利用双目立体相机获取场景图像和视差图;
3)生成三维坐标点:利用场景图像中匹配点的三角关系和视差图,生成三维坐标点,并转换到世界坐标系,只保留位于1.1)中确定的栅格空间之内的三维坐标点;
4)平面投影:
4.1)将过滤后三维坐标点投影到栅格地图所在平面,如果投影后的三维坐标点映射在栅格中心的距离R内,则保留并统计投影次数,否则剔除不统计投影次数;
4.2)统计每个栅格中点的个数Ni;
5)高度统计及高度过滤:
5.1)令统计区间i的长度为length,每一个统计区间表示的高度为hi,hi=i×length,计算投影至栅格中所有三维点的Y轴坐标y所在的区间并计算频数Ci;
5.2)根据应用场景先验,令Th为最低的障碍高度,如果栅格的高度hiTh,则令栅格的状态为空,否则继续;
6)栅格阈值筛选:
6.1)利用视差图和1)中建立的栅格地图,计算出每个栅格的阈值Ti,公式如下:
Ti=βr×ar×bi (4)
式(2)为深度测量准确时,应用ar个像素表示位于第r行的栅格边长,其中img_width表示视差图宽度,grid_size表示栅格边长,depthr表示第r行的栅格深度,fov表示视场角大小;式(3)为深度测量准确时,应用bi个像素表示第r行的栅格高度hi,其中hi为栅格i中的高度,由步骤5)计算;Ti为栅格阈值,ar×bi表示深度测量准确时,第r行中宽为grid_size、高为hi的矩形面应有的像素个数,考虑到不规则形状以及鲁棒性增加了第二尺度因子βr;
6.2)比较每个栅格中投影点的个数Ni与栅格阈值Ti;如果NiγTi,则令栅格的状态为占据,否则为空;γ为第三尺度因子;
6.3)如果栅格的状态为占据,则将栅格中心的Xi、Zi坐标和栅格高度hi组合为当前栅格的最高点;
7)扫描地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双目立体相机构建栅格地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1)中R取栅格内接圆团半径的四分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53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