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近场通信器件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5343.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7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吉拉布·钱德拉·亚达娃;吉滕·库尔卡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智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4 | 分类号: | G06Q20/34;G06K7/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纪雯 |
地址: | 荷兰埃因霍温高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近场 通信 器件 及其 运行 方法 | ||
一种非接触近场通信器件与外部设备非接触地通信。非接触近场通信器件包括安全操作系统、第一场景器和至少一个进一步的场景器。安全操作系统运行一个或多个应用。第一场景器和每个进一步的场景器能够在同时启用,以及能够托存对应的应用。响应于自外部设备接收的、指向应用之一的命令,安全操作系统选择托存该指向的应用的场景器,以运行该指向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通信器件以及运行该非接触通信设备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近场通信器件及其运行方法,其允许在单个非接触会话中进行多个应用的业务运行。
背景技术
非接触卡片广泛应用于识别与交易过程。在非接触卡片用于交通的通常场景中,持有非接触卡片的用户触拍卡片以被许可进入乘坐慢速列车。在慢速列车的旅程终点,用户下车后再次拍卡。非接触卡片起到用户身份的证明的作用。
存在着另一种多卡片交易的应用场景,其通过一个真实的示例能够得以理解:用户通过触拍第一卡片而进入慢速列车,在换乘站通过触拍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而进入快速列车,其中触拍第一卡片是用于确认离开慢速列车,而触拍第二卡片是用于确认进入快速列车。在通过第二卡片进入的识别交易成功后,用户被允许进入快速列车。可选地,用户能够得到一张收据。在快速列车的旅程终点,当用户还欲进入慢速列车时,用户需要触拍第二卡片以确认离开快速列车、以及第一卡片以确认进入慢速列车。随后,当用户由慢速列车离开时,只需触拍第一卡片。
图1A示出了在系列交叠卡片交易中读卡器与多个物理卡片之间的通信。在步骤102,阅读器开启与具有制造识别符IDmA的第一卡片(卡片A、SC_A)和具有制造识别符IDmB的第二卡片(卡片B、SC_B)之间的射频(RF)会话。作为响应,第一卡片(卡片A)和第二卡片(卡片B)均上电。步骤104,阅读器通过向卡片A发送轮询命令而开始与卡片A的轮询,以获知和识别卡片A。在步骤106,卡片A以其IDmA响应,从而卡片A被激活。阅读器随后在步骤108向激活的卡片A发出请求服务命令。该请求服务命令ReqService(IDmA)通常包括卡片A的制造识别符IDmA。在步骤110,第一卡片(卡片A)据以发出其响应。在步骤112,阅读器向第一卡片(卡片A)发出检查并更新(checkupdate,CUP)命令,以自第一卡片读出和/或向第一卡片写入用户数据。在步骤114,卡片A对CUP命令予以响应。从而,第一卡片被保持在激活状态,而不关闭其射频场。
与和卡片A的通信类似地,阅读器随后通过类似的步骤与第二卡片(卡片B)交互。在与卡片B的会话完成、获取了必要的信息后,阅读器返回与卡片A的交易。在步骤116和118,阅读器和卡片A通过结尾CUP命令和响应而完成交易。在步骤120,与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之间的射频会话均关闭。
许多移动设备都被开发为装备了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功能,从而能够通过模拟物理卡片的方式进行各种交易和通信。移动设备包括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SE),在安全元件SE上运行安全卡片操作系统(secure card operatingsystem,OS),以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移动设备在其SE上寄主有非接触卡片,在此亦称为小应用程序(Applet)或应用,从而OS运行Applet。在运行中,SE OS运行Applet,以同非接触NFC阅读器通信,该通信与图1A中所示的非接触卡片阅读器和物理非接触卡片之间的通信十分相似。当移动设备在不同场景中使用时,只需在SE OS上选择和运行不同的Applet,而无需出示不同的物理非接触卡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智浦有限公司,未经恩智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5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