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管弯曲半径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5317.3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6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孙铁绳;邵卫;崔昊;赵金才;汤伟江;杨贺然;徐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20 | 分类号: | G01B21/2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云燕春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弯曲 半径 测试 设备 | ||
本发明一种软管弯曲半径测试设备,属于水下通信领域;包括固定座、导轨、滑板、传动机构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滑板两端通过滑块与导轨配合安装,能够沿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传动机构由四个成矩形分布的滚轮机构组成,两个成对角分布的是主动滚轮机构,另外两个对角分布的是从动滚轮机构;待测软管从主动滚轮机构一端依次穿过四个滚轮机构,成U型结构,通过推动滑板调整软管U型弯曲半径;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导轨的一侧轨道上,用于监测待测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本发明提出的软管弯曲半径测试设备由采用电机控制,能够实现连续自动检测软管最小弯曲半径,如金属软管的测量,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较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弯曲半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中,因为安装空间的限制,对软管弯曲半径有要求,要求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大于某一规定值。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手工方法对软管弯曲半径逐段进行测量,效率低、工作强度大,在人工测量过程中不能保证测量精度,导致误差较大,且无法实现对金属软管的轴向随意点半径的实时测量。
本方案提出的软管弯曲半径测试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连续自动检测软管最小弯曲半径,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较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软管弯曲半径测试设备,本发明采用电机控制,能够实现连续自动检测软管最小弯曲半径,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较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管弯曲半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导轨、滑板、传动机构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导轨为平行设置的两个轨道,所述滑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其短边两端通过滑块与两个所述轨道配合安装,能够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固定座与导轨相对设置,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滑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于平面上;
所述传动机构由四个成矩形分布的滚轮机构组成,其中两个成对角分布的是主动滚轮机构,另外两个对角分布的是从动滚轮机构;所述主动滚轮机构包括第一箱体、主动滚轮、第一从动滚轮、传动轴、第一电机和齿轮副;所述主动滚轮和第一从动滚轮分别通过传动轴并列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其中心轴之间距离与待测软管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驱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齿轮副,带动所述主动滚轮转动,进一步带动待测软管沿轴向位移;所述从动滚轮机构包括底板、第二从动滚轮和转轴组成,两个所述转轴并列垂直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第二从动滚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两个转轴上,两个所述第二从动滚轮中心轴之间距离与待测软管的直径相同;其中位于一侧的主动滚轮机构和从动滚轮机构固定安装于固定座上,位于另一侧的主动滚轮机构和从动滚轮机构安装于所述滑板上;
待测软管从所述主动滚轮机构一端依次穿过四个所述滚轮机构,成U型结构,通过推动所述滑板调整软管U型弯曲半径;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导轨的一侧轨道上,用于监测待测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推杆和第二电机,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滑板的底部,与所述滑板的长边垂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推杆进行轴向位移。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推杆和滑块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待测软管收到的压力。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四个所述滚轮机构中的滚轮都位于同一平面,保证待测软管位于同一平面。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四个滚轮机构对待测软管进行传输,对待测软管不会造成损伤,其中两个位于对角线上的主动滚轮机构能够驱动待测软管沿轴向连续运动,可以测出软管任意位置的弯曲半径;所述滑板在所述推杆的作用下能够将弯折成180°的软管压紧,精确测量出软管的弯曲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5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