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设备接触充电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44976.5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7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余军建;林远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宏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19/02 | 分类号: | G08C19/02;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 地址: | 402460 重庆市荣昌***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接触 充电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接触充电控制方法,主要解决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手环带充电状态指示灯的充电底座无法与充电设备保持同步的充电状态指示或者为解决此问题带来的高昂成本问题,此发明能有效且以极低的成本解决充电座与充电设备充电指示状态不同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充电座和可穿戴设备设备互相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手环充电方式有金属触点接触、无线充电、金属底壳接触式充电等充电方法,其中利用金属底壳与充电底座接触式充电的方式底壳简洁美观,有利于产品外观设计,这种将设备底壳金属分为正负极充电方式,在外观上看不出充电接口,需要搭配相应的具有正负极金属的充电底座。有一些充电座需要指示灯显示充电状态,如正在充电亮红灯,充满电亮绿灯。带充电指示灯的充电底座一般是无线充电方式或者带无线通信芯片,充电底座与充电设备保持无线通信,当设备充电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充电状态信号,此时充电底座通过内置的无线收发芯片接收充电信息,如充满电关闭输出并亮绿灯,充电时亮红灯。
由于充电底座充电状态需要与充电设备保持同步状态,如设备充满电后屏幕显示满电状态,相应的充电底座此时应该同步亮绿灯,目前处理方式有充电底座增加电流检测单元,通过检测充电座的输出电流监控设备是否充满电或者处于充电状态,与充电设备不存在通信,充电设备有充电芯片进行充电并反馈给设备主控芯片,从而显示充电状态,但是这种充电座和充电设备都是单独分离的状态,充电座和充电设备没有通信途径,都是基于充电座或者充电设备自身电路判断充电状态,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充电状态不一致或者不同步的情况出现,如充电座显示绿灯充满电状态,但是充电设备此时还处于充电状态,或者充电底座亮绿灯一段时间后充电设备才充满电,这种情况会令消费者无法确定设备是否满电。另外一种方式充电底座和充电设备增加无线通信芯片,如无线充电芯片或者蓝牙芯片保持通信,时刻保持无线通信,充电设备在充电过程中不断向充电底座发送设备的电量,当满电时发送满电信息,此时充电底座和充电设备能保持同步的充电状态指示,充电设备充满电时候充电底座同步亮绿灯指示,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充电底座和充电设备都增加无线通信芯片,成本高昂且占用设备的线路板空间,不利于可穿戴设备的成本和空间布局。金属接触式充电方式由于是手表底壳和充电座金属表面接触,这种金属面接触充电方式会存在微接触的情况,导致损耗一部分压降,所以充电底座需要增加升压芯片来保证正常的设备充电过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基于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充电座和可穿戴设备相互通信的方法,主要解决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手环带充电状态指示灯的充电底座无法与充电设备保持同步的充电状态指示或者为解决此问题带来的高昂成本问题,此发明能有效且以极低的成本解决充电座与充电设备充电指示状态不同步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穿戴设备接触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端口和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波形形成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当前的充电状态选择预设的通信协议并生成波形编码,所述第一波形形成单元该波形编码对输入到所述第一波形形成单元的电压进行处理形成第一信号;
充电座通过可穿戴设备和充电座的接触部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所述充电座上的第二处理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判断,充电指示灯依据判断结果进行指示;同时,所述第二处理器依据所述第一信号选择预设的通信协议并生成波形编码,所述充电座上的第二波形形成单元根据该波形编码对输入到所述第二波形形成单元的电压形成第二信号;
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可穿戴设备和充电座的接触部接收所述第二信号;
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一波形形成单元是否继续形成第一信号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信协议至少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4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