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列车系统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4441.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4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英;刘泰;石艳红;崔玉龙;杨慕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玉婷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列车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列车系统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能列车、车站及线路设计;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客户行为分析及实现其他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模拟驾驶仿真系统及实现其他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利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列车自动驾驶、列车精准停车及实现其他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风险管控方式、物流供应链和加密数字客票的安全性;利用共享技术,优化旅客乘坐列车前后的交通服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列车系统实现方法,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自动驾驶技术、区块链技术、共享技术应用于列车系统的设计,从而显著提高列车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列车系统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向服务型社会、信息社会转变,因此对铁路运输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列车需要向旅客和货主提供更便捷、高效和优质的全面运输服务,包括旅行全程智能导航服务、旅行与社会经济服务的无缝融合、货物全程状态感知,以及融入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实现门到门的物流服务等。传统列车各系统未能与现代技术合理对接,致使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要求,因此,智能列车系统应运而生。
传统智能列车系统由物联网与传感网两大核心技术组成。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智能列车的所有零部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所有零件进行档案追踪与管理,借助检修基地的管理数据库,可以实现零件共享,维修提醒等功能。传感网技术解决了智能列车运行数据全息化问题,可以全面掌握列车实时运行状态,将包括温度、应力、加速度、电流、电压在内的传感器信息统一进行实时采集,进行去噪、去重、加密等预处理,然后通过网络汇聚列车车载数据中心,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能力,对走行、牵引、制动等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关键系统与部件进行动态监控、智能诊断与途中预警,对任何潜在的危险或故障状况提出警报,实现事故主动预防与故障快速处置,提升列车运行安全与可靠性。
但是,目前的智能列车系统未将智能化行业技术充分应用,其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列车系统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能列车、智能车站及智能线路的设计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客户行为分析、设备数据分析及故障诊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模拟驾驶仿真系统、进行虚拟设计、制造、装配与维修,以及构建沉浸式虚拟现实轨道交通环境;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综合信息服务、业务托管服务、在线控制、数据交换、决策支持、云端计算及信息安全防护;利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列车自动驾驶、列车精准停车、车门屏蔽门联动管理、列车自动折返、车站停车管理、车站跳停控制及车站扣车控制;利用区块链技术,从安全风险管控方式、物流供应链和加密数字客票生成方面提高铁路信息安全性;利用共享技术,优化旅客乘坐列车前后的交通服务,构建交通链条。
进一步地,所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能列车、智能车站及智能线路的设计中,具体包括:在智能列车方面,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发展轨道交通系统,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的技术集成和配套以及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在智能车站方面,通过建立基于深度学习非法侵入识别、人流聚集与扩散异常检测、环境监测与调节的车站运营智能感知系统,实现车站设备智能监控与管理;在智能线路方面,建立实时监测及灾害预警系统,实现对入侵事件和突发性灾害的自动应急处置。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客户行为分析、设备数据分析及故障诊断,具体包括:通过对客流分布数据、行车数据和IC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提供数据决策依据;通过应用大数据平台,采用聚类及分类算法,对个体级别的对象进行详细分析,提炼出行特征,所述出行特征包括迁徙、分布及时间;以及,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发现人口流动变迁的规律;综合利用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及联动控制数据,建设能耗统计与监测平台,实现能耗数据的分析与展示;通过对列车运行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行系统故障诊断和安全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4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