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3929.9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镜斌;魏刚;刘洲超;张伟强;孙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10/00;B33Y40/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燕肇琪 |
地址: | 71310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增强 复合材料 零部件 成形 方法 | ||
1.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碳化硅或氧化铝粉体进行超声清洗处理,并进行焙烧处理,得到预处理粉体;
步骤2、将预处理粉体置于球磨机中,与铝合金粉体进行充分混合球磨,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3、向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的两个料斗分别装入混合粉体和铝合金粉体,根据待加工零部件性能需要设置两个粉斗的出粉比例,并将待加工零部件的三维模型数据输入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
步骤4、启动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进行烧结处理;
步骤5、取出成形零部件并进行表面清理,零部件成形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或氧化铝粉体粒度为0.1-30μm,所述铝合金粉体粒度均为30-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超声清洗处理的清洗剂为浓度0.5-5%的氢氟酸溶液,超声清洗时间为1-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焙烧处理的温度为400-1400℃,焙烧处理时间为30-30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处理采用电阻炉或燃气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混合球磨的球磨条件为,研磨球为直径2-10mm的ZrO2磨球,球磨机转速100-1000转/分钟,混合球磨时间为1-2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预处理粉体和铝合金粉体的体积分数比为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4.1、预热处理
设置预热成形参数:粉床温度300-600℃,扫描速度2000-8000m/s,电压6-50KVA,电流10-50mA,束斑0.1-0.4mm,进行预热处理;
步骤4.2、烧结处理
设置烧结成形参数:粉床温度400-700℃,扫描速度3000-9000m/s,电压10-60KVA,电流10-50mA,束斑0.1-0.4mm,进行烧结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39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