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车辆安全通过路口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3427.6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0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谭妍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8G1/0967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车辆 安全 通过 路口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车辆安全通过路口的方法及其系统。通过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控制车辆安全通过红绿灯路口的新车路协同方法及系统,即在感知车辆进入路口控制路段后,通过云端决策层与车辆的信息交互,先将车辆的驾驶控制权临时转移给云端决策层,然后由云端决策层根据实时上传的车身动态数据/和驾驶操作指令,向车辆反馈用于确保行驶安全的驾驶遥控指令,实现云端控制车辆安全通过路口的目的,进而可以避免在红绿灯路口出现超速行驶甚至闯红灯的现象,大大降低路口车祸事故发生的概率,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车辆安全通过路口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红绿灯路口是机动车发生车祸最多的地方,多数是因为驾驶员不能准确判断机动车能否在绿灯剩余时间内通过路口,往往好多司机在刚到路口时,发现变成了红灯,但是此时车速很高无法及时刹车,从而造成与过马路的行人或另一侧的车辆相撞,引发不可避免的生命财产损失。
自动驾驶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对车辆进行无人驾驶的技术,可使自动驾驶车辆能够作为出租车或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当乘客在使用自动驾驶车辆时,只需要输入目的地,自动驾驶车辆即可基于当前位置和目的地生成行驶路线,并按照生成的行驶路线行驶。但是在行驶过程中,为了确保行驶安全,需要依赖于高精度的激光测距技术、雷达扫描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以及红外成像技术等,但是目前的这些技术限制了自动驾驶安全性的提高,存在行驶误判的可能。
车路协同技术是指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由此有必要针对红绿灯路口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新车路协同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红绿灯路口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且控制车辆安全通过路口的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控制车辆安全通过路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路口感知层在发现有车辆进入路口控制路段时,获取该车辆的车辆基本信息,并将所述车辆基本信息传送至云端决策层,其中,所述车辆基本信息包括车辆唯一标识;
S102.云端决策层在收到所述车辆基本信息后,将对应的车辆作为目标车辆,先以所述车辆唯一标识为数据库主键,创建目标车辆的动态数据台帐,然后向目标车辆的数据感知层和驾驶执行层分别发送遥控启动指令,启动遥控;
S103.在目标车辆侧,数据感知层在收到所述遥控启动指令后,将实时采集的车身动态数据传送至云端决策层,而驾驶执行层在收到所述遥控启动指令后,停止执行来自驾驶交互层的驾驶操作指令,其中,所述车身动态数据包括车速和定位位置;
S104.云端决策层在收到所述车身动态数据后,先将所述车身动态数据记录在目标车辆的动态数据台帐中,然后根据所述车身动态数据判断目标车辆是否已驶过路口停止线,若判定未驶过路口停止线,则执行步骤S105,否则结束遥控;
S105.云端决策层根据来自路口交通灯的当前指示信息和所述车身动态数据生成用于控制目标车辆安全通过路口的驾驶遥控指令,然后将所述驾驶遥控指令记录在目标车辆的动态数据台帐中,以及将所述驾驶遥控指令反馈给目标车辆的驾驶执行层,其中,所述当前指示信息包括当前指示颜色和当前指示剩余维持时间;
S106.在目标车辆侧,驾驶执行层在收到所述驾驶遥控指令后,执行该驾驶遥控指令,而数据感知层继续将实时采集的车身动态数据传送至云端决策层,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104~S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3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医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