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43335.8 申请日: 2019-11-20
公开(公告)号: CN110776925B 公开(公告)日: 2021-10-08
发明(设计)人: 相玉琳;相玉秀;王德权;刘叶海;戴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 榆林学院
主分类号: C09K17/40 分类号: C09K17/40;A01B79/02;A01B79/00;C09K101/00
代理公司: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代理人: 罗永娟
地址: 719053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剩余 污泥 制备 水剂 及其 方法 使用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剩余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利用磁性镁铝水滑石、超声波作用与电子束辐照处理技术,能够将剩余污泥中含有的蛋白质、多糖等有机物降解,通过冷冻、干燥、热处理和溶解过程,将降解的多糖分子和被降解的蛋白质分子通过氢键、疏水及静电等作用形成两亲性的复合物;再通过自组装反应,使两亲性的复合物在水相中反应获得稳定的纳米凝胶,该纳米凝胶能够用作保水剂。本发明既实现了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处理,又能改善沙质土壤贫水缺养状况、修复生态环境,制得的保水剂长期使用不会对土壤造成重金属与微生物污染,也不会令土壤板结或物化性质的恶化,可放心施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剩余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厂数量大幅上升,截至2018年底,全国城镇运行污水处理厂达4332座,污水处理量达1.95亿m3/d,大量的剩余污泥产生。这些污泥富集了污水的毒性精华,污染十分严重。然而,相比于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污泥的有效处理处置则明显落后,大量的剩余污泥没有得到有效且安全的处置,污水中大量的污染物又重新回到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开展剩余污泥的有效处理与处置研究迫在眉睫。

目前常用的剩余污泥处理方法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及其组合方法。彭永臻等在亚硝酸盐投加方式对剩余污泥发酵性能的影响研究中得出:连续投加亚硝酸盐的方式有利于强化污泥有机质减量;若以强化污泥减量为目标时,应采用连续投加亚硝酸盐的方式(彭永臻,等.亚硝酸盐投加方式对剩余污泥发酵性能的影响[J/O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9,45(11):105-110.);徐慧敏等采用双频超声预处理的方法强化剩余污泥脱水性能,发现双频超声较单频的能量利用效率高,双频在更低的能量条件下就能达到更好的脱水效果(徐慧敏,等.双频超声改善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34(4):380-384.);王聪和孙英葵在剩余污泥处理中引用了蚯蚓生物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蚯蚓的引入可有效较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王聪,孙英葵.论蚯蚓处理化工化纤废水生化剩余污泥技术[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8:86.)。

上述研究方法对剩余污泥的有效处理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这些研究方法里也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缺点:化学方法中化学药剂的加入增加了污泥的毒性,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物理方法在操作上或存在见效慢或存在成本较高;生物方法或存在成本高、耗时长,或存在难以控制等缺陷。与此同时,剩余污泥中富含的多种有机物如蛋白类和糖类等,具有很好的再利用价值。因此,对技术人员而言,开发符合生态系统稳定性规律、花费少、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剩余污泥处理技术,并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深开发剩余污泥的利用价值,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投入和探索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经过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的保水剂应用于栽种植物,使用方便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具有环保高效、无风险、易操作、低成本等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保水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无重金属污染的剩余污泥和磁性镁铝水滑石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先用超声波震荡处理、再用电子束辐照处理,然后冷却并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和固体B;

2)将固体B进行磁分离,回收磁性镁铝水滑石,将回收所得磁性镁铝水滑石与上清液A混合均匀并用电子束辐照处理,然后冷却、搅拌,得到共混物体系;

3)将共混物体系进行磁分离,留下混合液体,混合液体先冷冻后干燥,得到粉末;

4)将步骤3)所得粉末进行热处理,反应后溶于水,然后进行离心处理,将上清液冷冻、干燥后,得产物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3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