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六维数据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3042.X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0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罗秋科;林强;张楠;刘娜;杜景荣;吴彻;李伟;王玉娟;贾建华;毛凤明;王文;张靖渊;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30/018 | 分类号: | G06Q30/01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勇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实现 食品质量 追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六维数据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食品生产全链条设置追溯的颗粒度,设置关键控制点,设置追溯单元;步骤S2、对每个关键控制点中的时间、位置、对象、参与方、事件、质量的六维数据进行采集和共享;步骤S3、对采集的六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融合,实现食品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本发明能达到食品全链条流通过程中的追踪与溯源、防伪和质量提升功能的统一,从而能快速进行食品的追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编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六维数据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追溯是是一种可以对产品进行正向,逆向或不定向追踪的系统,目的是食品正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但是目前我国大多食品企业,通过实施追溯的一个重要目标的实现食品信息可追溯、技术可防伪、质量报安全。当前我国已经有很多追溯平台,针对不同的食品多种追溯解决方案,但是如何通过实施追溯实现食品的技术防伪和质量提升,如何解决食品的追溯数据、防伪数据和质量相关数据的融合,尚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追溯推广应用方面,存在管理部门多、头绪多、平台多、种类多等诸多问题,原质检部门采用商品条码开展产品追溯,原食药监部门采用电子监管码对药品实现追溯监管,农业部采用OID编码开展农产品追溯,工信部采用handle编码和OID编码对乳制品和特色产品进行追溯,商务部采用自己制定的行业标准对肉菜、中药材和酒类进行追溯,由于多头管理导致国内追溯方案众多,且普遍关注追溯编码,注重流通环节,缺全链条追溯和追溯信息内容的处理。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六维数据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方法,实现产品的追溯数据、防伪数据和质量相关数据的融合,从而进行全链条可追溯,提高了追溯的效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六维数据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食品生产全链条设置追溯的颗粒度,设置关键控制点,设置追溯单元;
步骤S2、对每个关键控制点中的时间、位置、对象、参与方、事件、质量的六维数据进行采集和共享;
步骤S3、对采集的六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融合,实现食品质量信息的可追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设置追溯的颗粒度具体为:根据追溯颗粒度的不同,确定食品产品选用的编码及标识方式,为追溯对象设立唯一的标识编码;所述追溯颗粒度分为品种追溯、批次追溯、以及单品追溯;
所述设置关键控制点具体为:根据食品生产全链条中采购、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环节来设立食品产品追溯的关键控制点,所述关键控制点是对产品质量、产品防伪、产品所属对象、产品封装和标识能造成影响的关键环节。
所述设置追溯单元具体为:依据所述关键控制点所处的供应链环节,设置追溯单元,通过该追溯单元即可进入追踪。
进一步的,所述关键控制点包括:采购原料控制点、原料入库控制点、原料生产加工控制点、产品包装控制点、产品仓储控制点、产品物流输送控制点、以及产品销售控制点。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为:关键控制点的操作时间,该时间精确到秒;所述位置为:食品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所需记录信息的位置都应进行记录,使用位置编码进行标识,并在数据库中给出位置编码与实际位置的对照表;所述对象为:追溯的对象,对象包括:原料、半成品、或者产品,使用唯一编码进行标识;所述参与方为: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的所有参与方都应进行记录,包括供应商、操作人员、或者销售商;使用参与方编码进行标识,并在数据库中给出编码的对照表;所述事件为: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发生的事件,使用统一编码进行标识,将事件进行编码;所述质量为:食品产品全供应链过程中的原材料、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零售环节的质量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各环节的物料状态、检验记录、温度、湿度、噪声、空气质量、光照度、或清洁度的质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未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30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