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煤油降低干燥褐煤复吸水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0887.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春;蔚德磊;钱春梅;谢润伦;赵志刚;柯清平;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5/06 | 分类号: | F26B25/06;C10L5/04;C10L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煤油 降低 干燥 褐煤 吸水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煤油降低干燥褐煤复吸水性能的方法,属于褐煤干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干燥褐煤;S2:制备改性煤样;S3:测定复吸水含量。在步骤S1中,干燥褐煤的方法为固定床干燥法或水热法。本发明采用煤油作为改性剂,以一定的质量比添加到干燥褐煤中,其既可以覆盖褐煤表面的极性含氧官能团,又可以填充褐煤中水脱除后释放的孔,从而降低了干燥褐煤的复吸水性能,使褐煤的最终干燥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利用煤油的疏水性来降低干燥褐煤的复吸水性能,拓展了煤油新的应用领域;降低干燥褐煤复吸水性能的效果显著、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值得被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褐煤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煤油降低干燥褐煤复吸水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我国优质煤炭资源较少,大规模 的利用优质煤炭资源受到限制。褐煤是一种典型的低阶煤,其储存量丰富,约占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3%。褐煤的高水分是影响其综合利用的最大制约因素,因 此需要对褐煤进行干燥预处理。
一些研究人员利用固定床(50~230℃)干燥胜利褐煤,干燥后煤样的最高内在水分均 高于15%。另一些研究人员研究表明水热法(170~270℃)干燥后的褐煤,其最高内在水分 均大于8.7%。还有一些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微波处理(900W处理9min)后褐煤的最高内在 水分仍然很高,其值为21%。
上述干燥处理技术中,褐煤经干燥处理后,其复吸水性能仍然保持在相对较高的状态, 使褐煤的最终干燥效果一定程度地下降,因此,降低干燥后褐煤的复吸水性能是褐煤干燥技 术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利用煤油降低干燥褐煤复吸水性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降低干燥褐煤的复吸水性能,从而提高褐 煤的最终干燥效果,提供了一种利用煤油降低干燥褐煤复吸水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破碎机将原料褐煤破碎成粒煤,称取4g粒煤制备干燥褐煤;
S2:以煤油为改性剂,将步骤S1制备的干燥褐煤与煤油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得到改性煤 样;
S3:测定改性煤样在相对湿度为97%时的平衡复吸水含量,此时的复吸水含量即为改性 煤样的最高内在水分。
更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干燥褐煤的方法为固定床干燥法。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床干燥法制备干燥褐煤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称取4g粒煤置于固定床应器内;
S102:在200~300℃条件下(N2氛围)处理30min,制备出干燥褐煤。
更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干燥褐煤的方法为水热法。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热法制备干燥褐煤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1:称取4g粒煤置于水热反应釜内;
S112:加入7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密封;
S113:在120~180℃条件下处理30min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固体(褐煤)和液体(废水);
S112:过滤得到的褐煤在105℃条件下干燥5h,制备出干燥褐煤。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中,煤油与干燥褐煤的质量比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