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年冻土区防冻融病害的深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9544.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0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志;房建宏;徐安花;晁刚;胡坤;祁文斌;孙海秀;韩东;仲玮年;李慧赞;董铨基;尹彦刚;张绪军;王丽娜;刘磊;薛兆锋;马亮;冶炯;张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0 | 分类号: | E02D27/10;E0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胡若玲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年冻土 防冻 病害 基础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年冻土区防冻融病害的深基础结构,包括安装于冻土层中的深基础和预埋于深基础外部的多根管道,所述管道的内部均设有一移动块,管道内部位于移动块的下端均布满液体,管道的外部套有一隔热套,隔热套与管道之间呈环形结构分布设有一块以上的挤压板,移动块的上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端均安装于管道内部的顶面上,深基础上端浇筑固定一固定环,固定环与管道之间均安装有挤压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水的冷胀热缩原理,能对深基础周围的土壤进行挤压,从而大大的降低了缝隙的产生,也增加了深基础周围土壤的密集程度,而通过第二弹簧能将管道往深基础一端挤压,进一步的增加了挤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基础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年冻土区防冻融病害的深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重大的国家政策的实施,一大批民生民心工程在我国多年冻土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1.5%,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新疆及青藏高原等地)规划和建设,比如青藏公路、青藏铁路、青藏直流输变电联网工程、中俄输油管道、呼辽直流输变电工程以及正在筹划的青藏高速公路,中蒙俄电力联网等重大工程。这些工程建筑的存在将显著影响下部冻土地基的热状态,引起冻土的退化甚至融化,导致冻土地基强度降低,进而可能对工程建筑稳定性造成显著的、甚至灾害性的影响。
由于深基础结构深入多年冻土内部,深基础的存在导致外界环境与多年冻土的热交换过程相对道路路基更为迅速,因而其对冻土的热影响强度也更大。因此,基础热稳定性是决定工程稳定性及服役性能的关键。在冻土地区的岩层或土层中,存在着大小不等的裂隙和孔隙,它们常被水分充填,随着冬季和夜晚气温的下降,水分逐渐冻结、膨胀,对围岩起着很大的破坏,使裂隙不断扩大。至夏季或白昼因温度上升,冰体融化,地表水可再度乘隙注入。这种固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土(岩)层破碎松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年冻土区防冻融病害的深基础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年冻土区防冻融病害的深基础结构,包括安装于冻土层中的深基础和预埋于深基础外部的多根管道,所述管道呈环形结构均匀分布于深基础外部,管道的上下端均密封设置,管道的内部均设有一移动块,移动块的外圈面均与管道的内壁面相触,管道内部位于移动块的下端均布满液体,管道的外部套有一隔热套,隔热套与管道之间呈环形结构分布设有一块以上的挤压板,管道上端的外壁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轴孔,轴孔内部均设有一轴杆,轴杆一端均延伸至管道内部,轴杆位于管道内部的一端均呈半球形结构设置,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挤压板的内侧面上,挤压板的外侧面均与隔热套的内壁面粘连固定,移动块的上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端均安装于管道内部的顶面上,深基础上端浇筑固定一固定环,固定环与管道之间均安装有挤压机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挤压机构均包括横杆、滑块、连接柱和第二弹簧,横杆一端均焊接固定于固定环上,横杆底面上均设有一滑槽,连接柱下端均焊接固定于管道上,滑块均焊接固定于连接柱的上端,滑块一端滑动安装于滑槽中,第二弹簧均焊接固定于滑块的外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焊接固定于滑槽的内壁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隔热套均由弹性隔热材料制成,其外壁上均匀涂抹有一层弹性防水涂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滑块和滑槽均呈燕尾状结构设置,两者之间均过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液体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水的冷胀热缩原理,在冬天时,管道内部的水结成冰,增加了体积,从而向上将移动块顶起,通过上升移动块能向外顶出挤压板,通过挤压板能有效的对周围的土壤及岩石进行挤压,使得原本的缝隙因挤压而缝隙,从而大大的降低了缝隙的产生,也增加了深基础周围土壤的密集程度,而通过第二弹簧能将管道往深基础一端挤压,进一步的增加了挤压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9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