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光束预热的激光冲击波微造型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9327.6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6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元;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理工泰兴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64 | 分类号: | B23K26/064;B23K26/35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杜丽丽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光束 预热 激光 冲击波 造型 加工 装置 | ||
1.一种旋转光束预热的激光冲击波微造型加工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顶端设置有激光发射器(2),所述激光发射器(2)的主光轴处设置有第一凸透镜(3)、半反射镜(4)和第二凸透镜(9),所述壳体(1)的底端与激光发射器(2)主光轴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透光口(10);
所述半反射镜(4)的反射主光轴处设置有全反射镜(8),所述全反射镜(8)连接有可调节其反射角度的调节卡套(11),所述全反射镜(8)通过调节卡套(11)固定连接在固定杆(7)上,所述固定杆(7)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所述半反射镜(4)与第二凸透镜(9)之间设置有吸光隔板(5),所述吸光隔板(5)开设有供激光穿过的开口(6),所述开口(6)内设置有调节挡光件(12),所述壳体(1)底部与全反射镜(8)反射主光轴对应处设置有外齿圆盘(14),且外齿圆盘(14)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底端,所述外齿圆盘(14)内设置有多个微型半反射镜组(15),所述外齿圆盘(14)连接有带动其轴向旋转的旋转驱动件(13);
通过设置两种激光分流,将其中一种经第二凸透镜聚集后射出,适用于塑形较好的材料,将另一部分激光经微型半反射镜组射出,适用于塑形较差的材料,将激光能量均匀的分散在加工件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光束预热的激光冲击波微造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卡套(11)包括丝杠(111)、异形螺母(112)和固定套(113),所述丝杠(1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丝杠(111)的端口与全反射镜(8)的背部转动连接,所述异形螺母(112)与丝杠(111)螺纹连接,所述异形螺母(112)转动连接在固定套(113)上,所述固定套(113)与固定杆(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光束预热的激光冲击波微造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挡光件(12)包括工形块(121)、挡光块(122)、连杆(125)、滑槽(126)、连接块(127)、调节螺杆(128)和旋钮(1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光束预热的激光冲击波微造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块(122)采用耐高温陶瓷材质,且其表面涂覆有黑色油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光束预热的激光冲击波微造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块(1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3),所述滑块(123)滑动连接有滑杆(124),且滑杆(124)固定连接在工形块(1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光束预热的激光冲击波微造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半反射镜组(15)包括微型全反射镜(151)和微型半反射镜(152),且二者均固定连接在外齿圆盘(14)的内壁上,所述全反射镜(8)反射的光线一部分穿过微型半反射镜(152),另一部分反射至微型全反射镜(15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光束预热的激光冲击波微造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件(13)包括驱动马达(131)、蜗杆(132)和蜗轮(133),所述驱动马达(131)的输出轴与蜗杆(132)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32)与蜗轮(133)啮合,所述蜗轮(133)通过转轴与齿轮(134)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34)与外齿圆盘(14)啮合,外齿圆盘(14)的外表面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理工泰兴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理工泰兴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93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