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负极材料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9045.6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张亚非;苏言杰;刘小利;张习武;陈尧;王新光;马如意;魏玉刚;王宏博;陈韵;余致远;刘奕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微米电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4/04;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镶嵌 颗粒 纳米 碳纤维 负极 材料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负极材料电极片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硅颗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成聚丙烯腈的质量分数为10%的聚合物溶液并加入静电纺丝装置中,通过静电纺丝装置,控制好静电纺丝过程的时间,在收集板上得到具有一定厚度的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膜,将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膜进行预氧化处理和碳化处理后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将其涂布在铜箔上,最后对涂布有活性材料的铜箔进行烘干,烘干后切片处理即可得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负极材料电极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负极材料电极片在1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974mAh g‑1的容量,循环100次后没有明显衰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负极材料电极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石墨电极为常见的负极材料。但是受限于商用石墨电极的低功率密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硅负极具有4200mAh g-1的理论质量比容量和9786mAh cm-3的体积比容量,并且对锂的电压比碳高,非常适合锂离子存储,价格成本低,对环境友好。但是硅负极的推广仍面临一系列问题,硅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膨胀效应,会产生巨大的容量衰减,因此需要利用包覆、包裹的方式将硅颗粒限域在密闭空间中,防止其破坏失效,影响电化学循环性能。
聚丙烯腈作为常见的静电纺丝纤维基底,可以利用其优秀的纤维结构特性,将硅颗粒镶嵌在其中。并且碳化后的纤维网络可以为硅颗粒提供大型的导电骨架,同时弥补了硅颗粒导电性能差的不足。硅颗粒镶嵌在碳纤维骨架中,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能够被有效限制,大幅提升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在制备的纤维结构中,添加适当量的低温下易分解的高分子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等材料,可以令硅颗粒周围产生一定的缓冲空间,更有效的缓解硅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过度膨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负极材料电极片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负极材料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硅颗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成聚丙烯腈的质量分数为10%的聚合物溶液;
S2:将S1中的聚合物溶液加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设置电压为20kV,接受距离为150mm;
S3:通过静电纺丝装置,控制好静电纺丝过程的时间,在收集板上得到具有一定厚度的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膜;
S4:将S3中得到的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膜进行预氧化处理,再在600-1000摄氏度高温下碳化得到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
S5:将S4中碳化得到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将其涂布在铜箔上;
S6:将S5中涂布的铜箔进行烘干处理,对烘干后的涂布有活性材料的铜箔切片处理,得到镶嵌硅颗粒的纳米碳纤维负极材料电极片。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硅颗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的质量比例为1:1:4。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收集板为铝箔。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6中烘干处理具体如下:在60摄氏度下真空干燥6小时,在110摄氏度下真空干燥6小时。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预氧化处理温度为200-250摄氏度,预氧化时间为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微米电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微米电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9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