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D型双芯光纤M-Z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8998.0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5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张佑丹;苑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F1/00;G02F1/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墨 型双芯 光纤 调制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石墨烯D型双芯光纤M-Z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由V型槽1、双芯光纤3、环氧胶4、金属电极5、H-BN过渡层6以及石墨烯层7组成。所述系统中将双芯光纤3放置于V形槽1内,用环氧胶4固定后,在垂直于双芯光纤3长度方向进行侧抛,得到D型双芯光纤结构;在侧抛区沉积石墨烯层和H-BN过渡层6衬底,再在衬底上再涂覆石墨烯层7,在H-BN过渡层6上制备金属电极;最后通过在双芯光纤3的侧抛区前后两端用熔融拉锥的方法制备耦合器8,分别为输入端耦合器8-1及输出端耦合器8-2,用以在两个纤芯光路上构造M-Z干涉仪。当双芯光纤3中某一纤芯入射强度为P0的光波时,经输入端耦合器8-1后分成两束,并分别进入双芯光纤3中两个纤芯中继续传输。改变金属电极5所施加电压大小,引起石墨烯层7折射率的改变,从而使双芯光纤3的调制臂的有效折射率发生改变,进而使两路光波间产生附加相位差。通过相应的外加信号,能够实现两路光波间相位差在0-2π之间的连续变化,从而实现输出光强在0-P0之间的连续性调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D型双芯光纤M-Z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双芯光纤3放置于专门设计的与双芯微结构光纤外径相匹配的V形槽1内,用环氧胶4固定;
2)在垂直于双芯光纤3长度方向进行抛磨得到D型双芯光纤结构,在侧抛区沉积一层石墨烯层7和一层H-BN过渡层6衬底,再在衬底上再涂覆一层石墨烯层7;
3)在H-BN过渡层6制备金属电极5。该金属电极5结构由源极、漏极、双层石墨烯层7以及在双层石墨烯之间涂敷的H-BN过渡层6组成。在H-BN过渡层6制备金属电极5,该金属电极5的源极与上层石墨烯层接触,而漏极与下层石墨烯接触,其宽度是从双芯光纤3延伸至V型槽1两侧的顶端。
4)在双芯光纤3侧抛区的前端和后端通过熔融拉锥的方法,使得双芯光纤3中的两个纤芯互相靠近,构成耦合器8,分别为输入端耦合器8-1及输出端耦合器8-2。从而研制基于石墨烯D型双芯光纤M-Z调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9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