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硫酸盐氧化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8989.1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3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飞;钟科;张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窦军雷 |
地址: | 5282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盐 氧化 有机 废水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硫酸盐氧化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反应罐,反应罐通过隔板分隔为搅拌反应腔和电解沉淀腔;反应罐顶端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滑动配合有升降板;升降板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转轴的一端设有搅拌机构;隔板上表面设有加热盘管;隔板表面转动连接有刮料机构;反应罐内壁固定有正极棒和负极棒。本发明通过搅拌机构、加热盘管、刮料机构和正、负极棒的配合使用,伺服电机带动搅拌叶对过硫酸盐、催化剂和有机废水进行混合搅拌、加热盘管对混合溶液加热使过硫盐酸产生高活性硫酸根自由基,配合正、负极棒进行电解,从而能够快速有效的降解大量有机废水,提高了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硫酸盐氧化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污染现象严重,最主要是水体污染,对于那些有高毒性且难降解的有机污染废水,由于有机污染废水中存在部分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物质的存在,使得只有使用具有强大氧化能力的氧化剂,才能彻底降解污染物,因而促进了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
电化学过程因低成本,良好的环境兼容性而成为一种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但是单独的电化学过程效率较低,一般通过延长电化学过程的反应时间来提高降解效果,能源消耗较大,降低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硫酸盐氧化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通过搅拌机构、加热盘管、刮料机构和正、负极棒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化学过程效率较低、能源消耗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过硫酸盐氧化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部设有隔板;所述反应罐通过隔板自上而下分隔为搅拌反应腔和电解沉淀腔;所述反应罐顶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滑动配合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转轴的一端且位于搅拌反应腔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隔板上表面且位于搅拌反应腔内部设有加热盘管;
所述电解沉淀腔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和隔板表面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刮料机构;所述反应罐内壁且位于过滤板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正极棒和负极棒。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伺服电机转轴相连接的第一轴杆;所述轴杆周侧面阵列均设有有搅拌叶;所述轴杆底端固定有第一旋转盘;所述第一旋转盘底部固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三角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刮料机构包括与隔板和过滤板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顶端固定有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二旋转盘顶部固定有两个与第一三角卡块相配合的第二三角卡块;所述轴杆周侧阵列均设有与反应罐内壁底部相配合的刮板;所述轴杆底端周侧面设有螺旋输送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底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端贯穿过滤板;所述连接管表面且位于隔板和过滤板之间设有电动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罐顶端分别设有进液管和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一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罐周侧面分别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搅拌反应腔连通;所述反应罐周侧面且位于隔板和过滤板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连通有出气管和出水管;所述反应罐底部连通有与螺旋输送叶片相配合的排污管;所述反应罐底端周侧面设有支撑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搅拌机构、加热盘管、刮料机构和正、负极棒的配合使用,伺服电机带动搅拌叶对过硫酸盐、催化剂和有机废水进行混合搅拌、加热盘管对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使过硫盐酸产生高活性硫酸根自由基,配合正、负极棒对混合溶液进行电解,从而能够快速有效的降解大量有机废水,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且通过气缸带动搅拌机构下移,第一三角卡块和第二三角卡块相互配合,对反应罐底部的沉淀污渍进行刮除,并配合螺旋输送叶片将污渍排出,保证了反应罐内部的洁净度,避免反应罐内部堵塞,实用性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