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电池包漏电位置点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38897.3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7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龙勇;赵顺之;徐强;陈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蓉 |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测量单元 电池包 漏电电阻 漏电检测电路 负极 两端电压 漏电位置 第一端 电压表 正极 测量正极 公共接地 检测装置 快速检测 测量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电池包漏电位置点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车辆,该电池包设置有漏电检测电路,漏电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测量单元和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电池包的正极对地漏电电阻的两端相连接,用于测量正极对地漏电电阻两端电压,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与第一电压表的两端相连接,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电池包的负极对地漏电电阻的两端相连接,用于测量负极对地漏电电阻两端电压,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与第二电压表的两端相连接,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二端均与公共接地端相连接,能够快速检测出漏电位置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电池包漏电位置点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其中,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电池包电压一般在几百伏以上,而电池包绝缘故障时有发生,绝缘故障监控以及绝缘故障发生时漏电位置的判断显得十分重要。现有电池包绝缘检测一般采用GB/T18384.1的并联电阻的方案,但采用这种方法在检测到有绝缘问题后无法进一步判断电池包内绝缘故障的具体精确位置,只能拆包通过人工一一排查电池包内的高压器件和每串电池。这样显然会浪费维修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电池包漏电位置点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车辆,能够通过设置漏电检测电路,实现对负极对地漏电电阻两端电压和正极漏电电阻两端电压的检测,进而当电池包中发生漏电时判断出漏电位置点,极大的方便了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同时也降低了维修人员维修时的安全风险。
一种电池包,电池包采用多级电池串联而成,设置有漏电检测电路,漏电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测量单元和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电池包的正极对地漏电电阻的两端相连接,用于测量正极对地漏电电阻两端电压,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与第一电压表的两端相连接;
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电池包的负极对地漏电电阻的两端相连接,用于测量负极对地漏电电阻两端电压,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与第二电压表的两端相连接,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的第二端均与公共接地端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压测量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和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分压电阻的两端与第一电压表相连接,第二分压电阻大于第一分压电阻;第二电压测量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分压电阻、第四分压电阻和第二开关单元,第四分压电阻的两端与第二电压表相连接,第三分压电阻大于第四分压电阻。
一种电池包漏电位置点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电池包,检测方法包括:
分别计算正极对地漏电电阻的大小以及负极对地漏电电阻的大小;
根据预设标准漏电电阻值、正极对地漏电电阻的大小以及负极对地漏电电阻的大小判断电池包是否漏电;
当判断电池包漏电时,获取电池包的正极对地电压以及负极对地电压;
根据正极对地电压和负极对地电压计算得到电池包漏电位置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电池包,分别计算电池包的正极对地漏电电阻的大小以及负极对地漏电电阻的大小的步骤包括:
当第一开关单元闭合且第二开关单元断开时,通过第一电压测量单元获取电池包的第一正极对地电压,根据第一正极对地电压、电池包总电压、第一分压电阻的大小和第二分压电阻的大小建立正极对地漏电电阻和负极对地漏电电阻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梯次利用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磷酸铁锂电芯自放电筛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