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振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8364.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威发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5/12 | 分类号: | H03H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振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电路,包括:可变电感和可变电容;其中,所述可变电感,包括:2N个电感和N‑1个开关;所述N为正数;所述2N个电感串联;所述可变电容的两端与所述可变电感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可变电感通过打开或关闭所述N‑1个开关,改变所述可变电感的电感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宽带系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谐振电路。
背景技术
超宽带系统(UWB,Ultra Wide Band)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高传输速率、强抗干扰能力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频率范围为3.1GHz~10.6GHz。尽管UWB与常规无线收发系统有诸多差别,但低噪声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仍然处于无线收发机的最前端,其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收发系统的接收性能。
为提高接收性能,低噪声放大器需要同时在输入端实现超宽带阻抗匹配和在输出端实现超宽带负载谐振。为实现输出端负载的超宽带谐振,现有方案通常采用降低输出负载Q值和多放大器并联等手段。但降低输出负载Q值会显著恶化放大器的增益和噪声性能,从而影响收发机的整体性能;而采用多放大器并联的方法虽然在性能上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但会显著增加电路的复杂度,功耗以及芯片面积,增加系统风险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谐振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谐振电路,包括:可变电感和可变电容;其中,
所述可变电感,包括:2N个电感和N-1个开关;所述N为正数;所述2N个电感串联;
所述可变电容的两端与所述可变电感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可变电感通过打开或关闭所述N-1个开关,改变所述可变电感的电感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N为3时,所述可变电感包括:第一组端口、第二组端口、第三组端口、第一开关、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组端口包括:端口P、端口N;所述第二组端口包括:端口A、端口A′;所述第三组端口包括端口B、端口B′;所述端口P和端口B之间连接一个线圈;所述端口B和端口A之间连接一个线圈;所述端口A和端口A′之间连接两个线圈;所述端口A′和端口B′之间连接一个线圈;所述端口B′和端口N之间连接一个线圈;
所述第一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端口A和所述端口A′;所述第二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端口B和所述端口B′;
所述可变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端口P和端口N。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均打开,使得所述可变电感由所述端口P、所述端口N之间的线圈构成,所述可变电感的电感值为第一电感值,应用于最低Band。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K1闭合,第二开关K2打开,使得所述端口A和所述端口A′之间的线圈短接,所述可变电感由除去所述端口A和所述端口A′之间的所有线圈构成,所述可变电感的电感值为第二电感值,应用于中间Band;
所述第一电感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感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均闭合,使得所述可变电感由所述端口B、所述端口B′之间的所有线圈均短接,所述可变电感由除去端口B、端口B′之间的线圈构成,所述可变电感的电感值为第三电感值,应用于最高Band;
所述第二电感值大于所述第三电感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可由电容由开关阵列或者变容二极管Varactor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威发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威发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