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8082.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巧;谢正武;刘巧清;叶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泰睿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王兰兰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莹展电***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输尿管 导管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导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和球囊,所述球囊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壁,所述导管本体的内腔设有隔流管,所述导管本体设有内腔,所述隔流管将所述导管本体的内腔分为用于允许导丝穿过的第一腔体和用于为所述球囊注水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球囊靠近于所述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腔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三开口端和第四开口端,所述第三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端平齐设置,所述第四开口端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侧壁。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结石容易残留在输尿管,因而存在结石清除率低和手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输尿管结石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经皮肾镜顺行取石和输尿管镜逆行碎石取石,上述两种方式不仅具有创伤小和并发症小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可以重复取石和恢复快的优点,已经成为临床上处理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方法。
但是,在对输尿管的结石进行碎石取石时,当碎石下行超过输尿管上段至输尿管中段或者输尿管下段时,其通过经皮肾镜取出则相当困难,通常需要重新将患者摆为结石位进行输尿管取石术处理下行结石,因此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延长了手术时间;此外,当结石下行至输尿管下端时,医护人员通过肾镜难以察觉到,从而导致术后残留至输尿管,降低了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效果,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石容易残留在输尿管,因而存在结石清除率低和手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和球囊,所述球囊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壁,所述导管本体的内腔设有隔流管,所述导管本体设有内腔,所述隔流管将所述导管本体的内腔分为用于允许导丝穿过的第一腔体和用于为所述球囊注水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球囊靠近于所述第二开口端;
所述第二腔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三开口端和第四开口端,所述第三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端平齐设置,所述第四开口端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侧壁。
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壁和所述球囊的外壁均涂设有亲水涂覆层。
可选的,所述亲水涂覆层为交联PVP涂覆层。
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壁等距设置有若干刻度标记。
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口端的外壁设有倒角。
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设有X射线显影标记,所述X射线显影标记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端。
可选的,所述球囊为椭圆形球囊。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当球囊输送至肾盂中,医护人员往第二腔体内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进入至球囊中,封堵肾盂输尿管连接处,随后进行碎石,碎石过程中由于球囊的封堵作用,避免了碎石向输尿管方向移动,从而增加了取石效率、降低了手术难度和减少了手术效果;当碎石拿取成功后,医护人员将球囊中的液体进行抽取,球囊处于未扩张状态,最后将输尿管导管从人体中拿出;
因此,本发明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具有取石效率高、手术难度低和手术效果好的优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本体;2、球囊;3、隔流管;4、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一开口端;7、第二开口端;8、第三开口端;9、第四开口端;10、导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泰睿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泰睿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0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