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滑环精密自动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7163.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段荣;张文亮;刘宇轩;董清宇;余正海;魏容;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5 | 分类号: | B23K1/005;B23K3/04;B23K3/06;B23K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滑环 精密 自动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滑环精密自动焊接装置,属于仪器仪表精密焊接领域;包括基座、导电滑环拾取系统、x方向导轨、连接架、自动施锡系统、激光焊接系统、穿孔对位系统、滑环基座、z方向导轨和滑环料盘和y方向导轨;y方向导轨沿y方向固定安装在基座的上表面;x方向导轨沿x与y方向导轨对接;z方向导轨竖直与x方向导轨对接;连接架与z方向导轨对接,导电滑环拾取系统固定安装在连接架上;自动施锡系统、激光焊接系统、穿孔对位系统和滑环基座均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滑环料盘设置在滑环基座的上表面;本发明减少了操作员在进行手工焊接操作时所引起的误差,提高导电滑环与电子安装线焊接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仪器仪表精密焊接领域,涉及一种导电滑环精密自动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导电滑环作为导电杆的关键组件,具有生产周期长、不可返修的特点,断路和绝缘问题与滑环焊接质量密切相关,一旦出现静态电阻过大、断路或环间绝缘超差,产品将进行报废处理。由于导电滑环内齿上内孔直径仅为几十道级,且电子安装线截面较小,通过剖线后的电子安装线直径同样仅为几十道级,因此在进行穿孔对位操作时,两边间距仅为几道级。由于电子安装线直径较小且材料较软,容易产生弯曲现象,因此对操作员的工艺操作水平具有严格要求,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极大的制约产品生产率,影响后续工序进行。
目前操作员普遍采用传统手持电烙铁进行焊接的工艺方法,受人员技能水平的限制,容易出现焊接不牢、位置不正等质量问题。且由于滑环组件年产量较多,每件产品均需要依赖于熟练操作工手动进行焊接操作,故产品生产率和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导电滑环精密自动焊接装置,减少了操作员在进行手工焊接操作时所引起的误差,提高导电滑环与电子安装线焊接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导电滑环精密自动焊接装置,包括基座、导电滑环拾取系统、x方向导轨、连接架、自动施锡系统、激光焊接系统、穿孔对位系统、滑环基座、z方向导轨和滑环料盘和y方向导轨;其中,基座为水平放置的板状结构;y方向导轨沿y方向固定安装在基座的上表面;x方向导轨沿x与y方向导轨对接;实现x方向导轨相对于y方向导轨沿y方向移动;z方向导轨竖直与x方向导轨对接;实现z方向导轨相对于x方向导轨沿x方向水平移动;连接架与z方向导轨对接,实现连接架相对于z方向导轨沿z方向移动;导电滑环拾取系统固定安装在连接架上;自动施锡系统、激光焊接系统、穿孔对位系统和滑环基座均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滑环料盘设置在滑环基座的上表面。
在上述的一种导电滑环精密自动焊接装置,所述滑环料盘的上表面呈阵列均匀排列n个导电滑环;n大于等于16,且n为正整数。
在上述的一种导电滑环精密自动焊接装置,所述滑环基座与固定连接;滑环料盘相对于滑环基座分别实现沿x方向移动和沿y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导电滑环精密自动焊接装置,所述导电滑环拾取系统包括第一视觉相机、同轴光源和拾取装置;其中,第一视觉相机与连接架固定连接;且第一视觉相机的镜头沿z向竖直向下;同轴光源设置在第一视觉相机的镜头侧壁;拾取装置为倒置L型结构;拾取装置固定套装在第一视觉相机的外壁。
在上述的一种导电滑环精密自动焊接装置,所述导电滑环拾取系统的工作过程为:
连接架沿y方向导轨和x方向导轨移动,带动导电滑环拾取系统移动至滑环料盘上方;实现拾取装置与预设待拾取导电滑环竖直方向粗对准;同轴光源对待拾取导电滑环进行补光照射;第一视觉相机拍摄图像;根据图像,控制滑环料盘相对于滑环基座沿x方向和y方向进行微调;实现拾取装置精确对准待拾取导电滑环;连接架沿z方向导轨竖直向下移动;实现拾取装置将待拾取导电滑环的拾取;导电滑环拾取系统带动导电滑环移动至预设位置;导电滑环轴向竖直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