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7110.1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8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任瑛楠;张铭;谷志旺;张波;王伟茂;孙沈鹏;蔡观生;陈雪峡;何娇;张少伟;王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8 | 分类号: | E04G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及拆除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通过控制电磁铁通电、断电,在安装或拆除钢结构的过程中,可实现钢结构的固定和支撑,通过施工设备的行走机构实现钢结构的运输,该方法实现了钢结构的安装或拆除工作,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方便、效率高、适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常会遇到建筑梁板或剪力墙的拆除作业,比如对钢结构梁或钢结构柱拆除时,为保证施工安全,需采取固定措施确保构件稳定。目前国内采用的固定工艺主要有支撑脚手架固定、机械悬吊固定等两种方式。
支撑脚手架固定工艺通过大量劳动力利用钢管、扣件搭设支撑架体,且在构件运离后还需进行拆除清理工作,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机械悬吊固定工艺通过汽车吊、塔吊等垂直吊运设备首先需将被拆除钢结构捆绑固定,其次收紧吊索并保持至切割完成,最后吊运至堆放点。但此种方式对净空要求高,适用性差;吊装设备占用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及拆除施工方法,可实现钢结构的运输,并在钢结构安装或拆除过程中提供支撑。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结构拆除的施工方法,采用一种用于钢结构固定及运输的施工设备,所述施工设备包括行走装置、设置于行走装置上方的回转装置、安装于回转装置上的机械臂,以及设置于机械臂前端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托架,设置于托架正面的电磁铁、缓冲器,以及设置于托架背面的机械臂连接架;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施工设备行走至钢结构的平整面正对面,调节机械臂使固定装置与钢结构平行且紧贴钢结构表面;
启动电磁铁,将待拆除的钢结构固定牢固,并拆除钢结构;
利用所述施工设备的行走装置将拆除后的钢结构运输至指定位置,调节机械臂使钢结构停放牢固,关闭电磁铁,使固定结构与钢结构分离。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施工方法,采用一种用于钢结构固定及运输的施工设备,所述施工设备包括行走装置、设置于行走装置上方的回转装置、安装于回转装置上的机械臂,以及设置于机械臂前端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托架,设置于托架正面的电磁铁、缓冲器,以及设置于托架背面的机械臂连接架;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施工设备行走至钢结构处,调节机械臂使固定装置与钢结构平行且紧贴钢结构表面;
启动电磁铁,将钢结构固定牢固,利用机械臂抬起钢结构;
利用所述施工设备的行走装置将钢结构运输至钢结构安装处,调节机械臂使钢结构就位,待钢结构安装完毕,关闭电磁铁,使固定结构与钢结构分离。
进一步,所述施工设备的行走装置包括底盘以及设置于底盘两侧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调节飞轮、履带、第一升降轮系统以及第二升降轮系统;所述第一滚轮、第一升降轮系统、第二升降轮系统、第二滚轮依次设置于底盘上;所述调节飞轮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底盘上且可绕与底盘连接处转动并制动;所述第一升降轮系统以及第二升降轮系统均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侧部的升降装置、设置于箱体下部的液压升降靴、以及设置于液压升降靴底部的从动轮;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履带环绕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调节飞轮,且履带的上部穿过所述第一升降轮系统以及第二升降轮系统上的导向孔,第一升降轮系统以及第二升降轮系统的从动轮支撑于履带下部;
所述施工设备运输钢结构的过程中,包括如下翻越障碍物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