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6601.4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晏耿成;覃川;程颢;王林平;石磊;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井下 油气分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及方法,所述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油气混抽泵,油气混抽泵的泵筒下端连接油气分离管柱,油气分离管柱的下端与封隔器的内孔螺纹连接,封隔器的下端通过内孔螺纹连接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管柱包括油气分离管柱内管和油气分离管柱外管;油气分离管柱内管和油气分离管柱外管在油气分离管柱上部位置连通;油气分离管柱的外管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将油气分离管柱外管一侧的上部隔成套管环空。本发明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利用油气分离器进行一次分离之后,再利用油气分离内外管第二次对油气进行分离,然后再进入混抽泵泵筒,能够使伴生气分离的更彻底、更干净;结构简单,后期的养护费用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伴生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田伴生气回收均通过井口套管实施,主要采用定压套气阀和压缩机增压回收等技术。定压套气阀受限于井口回压,部分井无法有效回收油田伴生气,压缩机增压回收投资成本高,维修困难。目前国内尚无井下控制收集原油伴生气的有效成熟的技术与经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田伴生气回收成本高、维修困难,回收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油气混抽泵,油气混抽泵的泵筒下端连接油气分离管柱,油气分离管柱的下端与封隔器的内孔螺纹连接,封隔器的下端通过内孔螺纹连接油气分离器;
油气分离管柱包括油气分离管柱内管和油气分离管柱外管;油气分离管柱内管和油气分离管柱外管在油气分离管柱上部位置连通;
油气分离管柱的外管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将油气分离管柱外管一侧的上部隔成套管环空。
进一步的,油气混抽泵的泵筒下端螺纹连接泄油器。
进一步的,泄油器下端螺纹连接固定阀。
进一步的,固定阀下端螺纹连接油气分离管柱。
进一步的,油气分离器下端连接有眼管。
进一步的,油气分离器与眼管之间连接有第二油管。
进一步的,眼管下端连接有第三油管。
进一步的,第三油管底部堵有堵头。
进一步的,油气混抽泵的泵筒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油管。
一种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
1)油气分离器对原油和伴生气进行初步分离,液体进入油气分离管柱内管后,从开口流出,同时在油气分离管柱内管内且高于开口的位置形成稳定液面;
2)气体进入油气分离管柱外管,通过油气分离管柱内管和油气分离管柱外管在油气分离管柱上部位置的连通处进入套管环空,气体沉积在套管环空中并在套管环空中稳定的生产动液面,随后被油气混抽泵直接采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利用油气分离器(气锚)进行一次分离之后,再利用油气分离内外管第二次对油气进行分离,然后再进入混抽泵泵筒,能够使伴生气分离的更彻底、更干净;
2、本发明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后期的养护及检修费用花费小;
3、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懂,通过两段式分离,能够有效地对原油进行油气分离,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6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在管道内安装芯片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