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运行数据的锅炉高温受热面金属壁温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5970.1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7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新;王景玉;吕俊复;张海;杨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F1/688;G0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郁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运行 数据 锅炉 高温 受热 金属 监测 方法 | ||
1.基于运行数据的锅炉高温受热面金属壁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锅炉高温受热面选取待测金属管,分别在所述待测金属管入口、出口及高温区段表面布设温度测点,并通过锅炉DCS系统采集及记录相应的温度数据,包括待测金属管入口温度T0(P)、待测金属管高温区段温度T1(P)、待测金属管出口温度T2(P);
获取锅炉运行历史数据,所述锅炉运行历史数据包括锅炉负荷P及与锅炉负荷P对应的蒸汽流量值M(P)、待测金属管入口温度T0(P)、待测金属管高温区段温度T1(P)、待测金属管出口温度T2(P);通过锅炉运行历史数据进行运算得到锅炉负荷为P时的平均记录蒸汽流量平均记录待测金属管入口温度平均记录待测金属管高温区段温度平均记录待测金属管出口温度
通过公式计算得到锅炉负荷为P时高温受热面上的平均热流密度其中k1为根据锅炉受热管结构以及锅炉负荷确定的系数;
通过公式计算得到锅炉负荷P对应的待测金属管高温区段温度测点与待测金属管壁间的热阻其中k2、k3、k4、k5、k6为根据锅炉受热管结构以及锅炉负荷确定的系数;
通过公式修正锅炉运行时待测金属管高温区段温度测点测量得到的温度,得到待测金属管壁的实际运行温度Twa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运行数据的锅炉高温受热面金属壁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金属管入口温度测点设置在待测金属管入口管段的外壁面,且所述待测金属管入口管段位于炉膛外;将入口温度热电偶末端固定在待测金属管入口管段的外壁面,并在所述入口温度热电偶末端包裹保温材料形成绝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运行数据的锅炉高温受热面金属壁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金属管出口温度测点设置在待测金属管出口管段的外壁面,且所述待测金属管出口管段位于炉膛外;将出口温度热电偶末端固定在待测金属管出口管段的外壁面,并在所述出口温度热电偶末端包裹保温材料形成绝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运行数据的锅炉高温受热面金属壁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金属管高温区段温度测点设置在待测金属管高温区段的迎火面,且所述待测金属管高温区段位于炉膛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59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清扫车触边安全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水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