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工程构筑物潮差区腐蚀防护用阳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5024.7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温文春;游小华;丘洪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金诚防腐工程(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10 | 分类号: | C23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工程 构筑物 潮差 腐蚀 防护 阳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工程构筑物潮差区腐蚀防护用阳极装置,包含金属阳极块、海绵块、箍体,所述海绵块紧贴被防护的构筑物表面,所述金属阳极块贴在海绵块的表面,所述海绵块的顶部与所述金属阳极块的顶部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金属阳极块相互之间隔有间隙,所述金属阳极块内部有贯穿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与所述箍体连接,所述箍体绑紧在被防护的构筑物表面,从而使得所述金属阳极块与所述海绵块紧压在被防护的构筑物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腐蚀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工程构筑物潮差区腐蚀防护用阳极装置。
背景技术
腐蚀防护是海洋工程构筑物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包括码头、桥梁、钻井平台等装备设施在内的海洋工程构筑物,通常采用钢管桩或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基础,然后在桩群上方浇筑承台,在承台上端浇筑墩身。这些海洋工程构筑物的灌注桩、承台和墩身基本上贯穿于整个海洋腐蚀的水下区、潮差区、浪溅区、大气区。海洋环境对这些构筑物的腐蚀极为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其中,潮差区和浪溅区是腐蚀最为恶劣,潮差区和浪溅区的腐蚀防护一直是海洋腐蚀防护的难点。
中国专利CN207376664U,提供了一种在役海工结构物工程防腐蚀系统,采用玻璃纤维套筒将从潮差区顶面以下的负1m处延伸至浪溅区顶面以上的正2m处的整个区域进行隔绝包覆,从而实现将外界的腐蚀介质与内部的钢筋混凝土隔绝,达到防腐蚀目的。其缺点在于,玻璃纤维套筒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会发生劣化,工作寿命有限,需要频繁更换该玻璃纤维套筒。该更换必须通过隔绝潮差区和溅浪区的海水后才能进行更换维护作业,维护成本高。中国专利CN2813639Y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牺牲阳极保护装置,包括牺牲阳极,电缆,与电缆另一端连接的该构筑物内部被保护金属的钢筋,该装置采用砂浆将该阳极固定在该构筑物的潮差区或浪溅区部位表面,该砂浆浇灌固化后的最低构筑线,要浸没或至少接触在低潮位线。其缺点在于,该方案要求砂浆内必须有足够贯通的孔洞,以便阳极的腐蚀产物较易在砂浆中扩散,从而容易被海水带走,但是孔洞多和结合力好是相互矛盾的,孔洞多的砂浆难以将牺牲阳极牢固地固定在构筑物潮差区表面,阳极会随时间延长被海浪冲击松动甚至脱落;此外,阳极随使用时间延长而耗尽时,需要更换新的阳极,此时只能凿落水泥砂浆,会对构筑物造成破坏,反而影响构筑物本身的寿命。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阳极腐蚀产物易排除,且易于维护的海洋工程构筑物潮差区腐蚀防护用阳极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洋工程构筑物潮差区腐蚀防护用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阳极块、海绵块、箍体,所述海绵块包含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金属阳极块包含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海绵块的第一表面紧贴被防护的构筑物表面,所述金属阳极块内表面贴在海绵块的第二表面,所述海绵块的顶部与所述金属阳极块的顶部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金属阳极块与所述海绵块的数量相等,且一对一配合安装,所述金属阳极块相互之间隔有间隙,所述金属阳极块内部有垂直贯穿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上下两端延伸至所述金属阳极块外部,所述金属丝与所述箍体连接,所述箍体绑紧在被防护的构筑物表面,从而使得所述金属阳极块与所述海绵块紧压在被防护的构筑物表面。
所述金属阳极块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海绵块的宽度,所述海绵块的长度小于所述金属阳极块的长度。
所述箍体为两根,设置于所述金属阳极块的垂直高度方向上方及下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阳极块内部贯穿的金属丝,与箍体材质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阳极块内部垂直贯穿的金属丝的末端缠绕在箍体上进行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阳极块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金属阳极块包含长边与短边,所述L型结构金属阳极块的短边朝向内表面,所述L型结构金属阳极块长边内部有垂直贯穿的金属丝,所述海绵块设置于金属阳极块L型结构的短边形成的台阶上,所述L型结构金属阳极块为弧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金诚防腐工程(厦门)有限公司,未经鑫金诚防腐工程(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5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