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5015.8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9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唐秀萍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阵列驱动电路层、第一金属层、第一黑色光阻、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及第二黑色光阻。所述阵列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阵列驱动电路层上,所述第一黑色光阻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一黑色光阻的图形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图形相同,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黑色光阻上,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一过孔穿过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一黑色光阻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二黑色光阻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所述第二黑色光阻的图形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图形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偏光片(POL)能够有效地降低强光下面板的反射率,却损失了接近58%的出光。此外,偏光片由于厚度较大、材质脆,不利于动态弯折,因而逐渐被彩膜取代,即无偏光片(POL-less)技术。然而,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成为主流,对于柔性OLED来说,偏光片更极大地降低柔性OLED的良率及寿命。
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控制需求的不断提高,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技术中OLED触控面板要实现触控功能基本是采用外挂式触控面板,即在OLED触控面板外部重新贴合触控模组,一共需要9道光罩。此外,由于触控面板和OLED显示面板是独立完成后,通过胶类物质粘合在一起形成所需的OLED触控面板,有可能会造成粘合不牢,且需要对位贴合,极易造成错位,因此,导致OLED触控面板的生产良率较低,也导致OLED触控面板的厚度增加,光的透过率降低,并且增加制造成本。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的制造工艺一共需要9道光罩,造成制造过程复杂、费时、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由于存在粘合、对位等复杂工艺而导致粘合不牢、生产良率和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并且解决触控面板因厚度较大、材质脆而不易弯折等问题。
为达成本发明的前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阵列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
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阵列驱动电路层上;
第一黑色光阻,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一黑色光阻的图形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图形相同;
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黑色光阻上;
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一过孔穿过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一黑色光阻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及
第二黑色光阻,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所述第二黑色光阻的图形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图形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具有多个“L”形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具有开孔,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所述开孔嵌入所述第一金属层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有机发光层,设置在所述阵列驱动电路层上,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有机自发光像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封装层、彩色滤光片及第二封装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片对应于所述有机自发光像素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5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边框门
- 下一篇:地下结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