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同时产生孤子和类噪声脉冲的全光纤超短脉冲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4742.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9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卓;王天枢;熊浩;纪海莹;林鹏;姜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98;G02B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理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3 | 代理人: | 刘慧宇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产生 孤子 噪声 脉冲 光纤 超短 光源 | ||
1.可同时产生孤子和类噪声脉冲的全光纤超短脉冲光源,其特征是,第一泵浦源(1)与第一波分复用器(3)的a端连接,第二泵浦源(2)与第二波分复用器(4)的d端连接,第一波分复用器(3)的c端、第二波分复用器(4)的f端分别与掺铒光纤(5)的两端连接,第二波分复用器(4)的e端与第一耦合器(6)的h端连接,第一耦合器(6)的i端与高非线性光纤(7)连接,高非线性光纤(7)的另一端与第二耦合器(8)的k端连接,第二耦合器(8)的l端与第一偏振控制器(9)连接;第一偏振控制器(9)的另一端与偏振相关隔离器(10)的输入端连接,偏振相关隔离器(10)的输出端与光环行器的n端连接,光环行器(11)o端与反射式可调光衰减器(12)连接,光环行器(11)的p端与第二偏振控制器(13)连接,构成衰减可控的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结构,第二偏振控制器(13)的另一端与第一波分复用器(3)的b端连接,形成全光纤环形谐振腔结构;
同时开启第一泵浦源(1)和第二泵浦源(2)并合适地调节泵浦功率,总泵浦功率400-550mW范围内,泵浦光分别通过第一波分复用器(3)和第二波分复用器(4)注入到掺铒光纤(5),产生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运转增益,其中逆时针方向的增益依次经过第一波分复用器(3)、第二偏振控制器(13)和光环行器(11),并被偏振相关隔离器(10)隔离,顺时针方向的增益在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常规孤子锁模脉冲,其中占总功率5%的孤子脉冲由第一耦合器(6)的j端口输出,剩余95%的孤子脉冲由第一耦合器(6)的i端注入到高非线性光纤(7),在孤子坍塌效应的作用下,孤子脉冲在高非线性光纤(7)中传输过程中逐渐演化为类噪声脉冲,占总功率50%的类噪声脉冲由第二耦合器(8)的m端口输出,剩余50%的类噪声脉冲依次经过第一偏振控制器(9)、偏振相关隔离器(10)后,入射至光环行器(11)的n端口,并由环行器(11)的o端口入射至反射式可调光衰减器(12),衰减后的光脉冲由环行器(11)的p端口入射至第二偏振控制器(13),并在掺铒光纤(5)中被放大,从而被还原成常规孤子脉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产生孤子和类噪声脉冲的全光纤超短脉冲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铒光纤(5)为高掺杂浓度的单模掺铒光纤,输出波段为1550nm波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产生孤子和类噪声脉冲的全光纤超短脉冲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耦合器(6)的分光比为5/95,第二耦合器(8)的分光比为5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产生孤子和类噪声脉冲的全光纤超短脉冲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非线性光纤(7)长度为3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产生孤子和类噪声脉冲的全光纤超短脉冲光源,其特征在于,环形器(11)和反射式可调光衰减器(12)构成的谐振腔损耗控制结构,使谐振腔内非线性效应与损耗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孤子与类噪声脉冲同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47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端口外圆自动去毛刺设备
- 下一篇:一种药品制造用周转箱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