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重防渗结构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4145.X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和明;丁宁;吴昊;丁静;杨剑;吴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E02B3/16;E02B3/12;E02D3/10;E02D31/06;E02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重 防渗 结构 混凝土 面板 堆石坝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重防渗结构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堆石坝包括:坝基,设置在坝基上的坝体,坝体包括盖重区,上游铺盖区,细料垫层区,混凝土面板层,垫料层区,土工织物反滤保护层,过渡料层区,主堆石区,防渗心墙,次堆石区,钢筋支架,滤水坝趾区,护坡块石区,L形支撑板,防渗帷幕,防浪墙,混凝土面板横缝,混凝土面板竖缝,横缝橡胶止水带,竖缝橡胶止水带,防渗心墙排水槽,排水槽反滤层,下游护坡层,本发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基坑,设置坝基,建造坝体等步骤,本发明所述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彻底解决所述堆石坝的防渗,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多重防渗结构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自1985年开始用现代技术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以下简称面板坝)建成以来,已经走过近34年发展历程。在已建成高30m以上的220多座各类面板坝中,坝高100m级的有74座,坝高150m级16座,并陆续建成了天生桥一级(178m),洪家渡(179.5m)、三板溪(185.5m)、猴子岩(223.5m)和水布垭(233m)等一批200m级高坝,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及监测等现代技术经验,尽管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发展速度快,为向更高更广的方向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一次能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再生与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水电产业,而水电大坝是必须修建的主要水工建筑物。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坝,既经济又快速,特别适合于偏远山区,尤其是中国的西部地区。
在现有专利技术中,例如发明专利申请号201320837742.0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结构,包括设置在石坝体坡面的面板单元,面板单元和石坝体坡面之间从外至内依次铺设有垫层区和过渡层区,面板单元和坝体堆石之间设置有支承墩,面板单元与支承墩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橡胶支座,所述相邻的两个面板单元之间设置有止水装置。该发明通过橡胶支座传力以及支承墩受力的方式,有效的减轻了坝体不均匀应力变形对面板开裂破坏的影响;混凝土面板底面黏贴了碳纤维布,使面板的强度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减小了面板的渗性;止水设施止水效果良好;钢筋混凝土面板采用预制,可以有效的加快工程进度,该发明主要通过设置止水装置及在混凝土面板底面黏贴了碳纤维布减小面板的渗水性,实际止水效果并不显著。
又例如,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817066.4公开了一种基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基座浇筑:清除坝基覆盖层,将坝基开挖至承载力满足要求的深度,在开挖区域内制安钢筋,在基座防渗区8下预设防渗帷幕12,预留基座灌浆廊道11,跳快浇筑基座混凝土,同时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出现裂缝;基座承载区7的浇筑则根据材料特性确定舱面大小,并在浇筑时采取温度控制措施;b.基座防渗处理:对基座防渗区8与基座承载区7交界面进行防渗处理,在基座防渗区8设基座防渗区横缝10,基座防渗区横缝10的位置与面板垂直缝14的位置相对应;c.基座连接面处理:在基座1顶部填筑过渡料,形成过渡区b6,过渡区b6的填筑材料及各项指标与过渡区a5相同;d.面板堆石坝填筑:依次填筑面板堆石坝2、过渡区a5、垫层区4、面板3,在面板3上设置面板垂直缝14,与基座防渗区横缝10位置一一对应,完成施工。该施工方法仍然没有能够全面彻底解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渗水难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4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知识蒸馏的预训练模型集成加速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