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科技成果多源信息融合评价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3659.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0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林;刘渝辉;史善哲;杨海运;刘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0560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科技成果 信息 融合 评价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科技成果多源信息融合评价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国家技术发明和技术进步奖的评奖特征开展研究,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七步法构建评价体系;基于量化指标数据,对指标体系开展特征挖掘,用于发现关键性指标、冗余性指标以及通过某些指标组合生成新指标;分析能够适用于多维评价的方法并明确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从统计学、管理学、运筹学、决策科学出发,开展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和基于证据理论的评价研究;对于技术发明奖和技术进步奖,通过前述三种新方法和系统内已有的两种方法的应用实验,得到多种评价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电力科技成果评价存在的偏差大,深入研究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科技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力科技成果多源信息融合评价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科技成果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结果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步伐,我国在推动科技发展与成果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在科技研发投入上,国家财政的科技支出稳步增加,从2000年的576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6184.9亿元,增长了近11倍;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强度提高,2013年的全国RD经费支出达到11846.6亿元,与2000年895.7亿元相比增长了超过12倍。在法律法规保护上,出台了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专利法等十几部与科技相关的法律,在推动科技进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科技成果数量显著提高,根据《2013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2013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共46456项,与2008年登记的35971相比增长30%,为我国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电力科技领域内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工作。然而,现有技术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科技成果评价方面,技术发明奖和技术进步奖目前采用的指标体系并没有结合各项奖励的具体特征分别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技术发明奖和部分技术进步奖评价结果偏差较大,系统评价工具集仍相对偏少,将多评价结果进行综合集成的研究目前尚未开展,对于综合的评价结果如何用于项目完善以提升获奖概率,如何更好地进行成果培育还需要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力科技成果多源信息融合评价方法与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电力科技成果评价存在的偏差大,深入研究不足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科技成果多源信息融合评价方法,包括:
对国家技术发明和技术进步奖的评奖特征开展研究,结合各奖项特征以及包含各组别所代表的学科特性,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七步法构建评价体系;
基于量化指标数据,对指标体系开展特征挖掘,用于发现关键性指标、冗余性指标以及通过某些指标组合生成新指标,针对少部分定性指标制定量化逻辑,包括定量界限划分,定量值设计,将其融入评价体系中;
分析能够适用于多维评价的方法并明确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从统计学、管理学、运筹学、决策科学出发,开展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和基于证据理论的评价研究;
对于技术发明奖和技术进步奖,通过前述三种新方法和系统内已有的两种方法的应用实验,得到多种评价结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力科技成果多源信息融合评价系统,包括:
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单元,用于对国家技术发明和技术进步奖的评奖特征开展研究,结合各奖项特征以及包含各组别所代表的学科特性,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七步法构建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评价指标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基于量化指标数据,对指标体系开展特征挖掘,用于发现关键性指标、冗余性指标以及通过某些指标组合生成新指标,针对少部分定性指标制定量化逻辑,包括定量界限划分,定量值设计,将其融入评价体系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36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