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粉碎机的粉尘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3530.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烽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01D45/08;B01D50/00;A01F29/09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王冬冬 |
地址: | 4355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粉碎机 粉尘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粉碎机的粉尘回收装置,涉及秸秆回收领域,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机体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机体的底部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机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机体的底部开设有开口,开口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滤网,机体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集尘斗,集尘斗将滤网部分的机体底部包住,集尘斗与引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引风机的输出端与净化装置连通,净化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在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中,提高了秸秆粉碎回收时的清洁性;避免了灰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提高了回收装置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回收领域,具体是一种秸秆粉碎机的粉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在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时,秸秆中会存在大量的灰尘,这会影响秸秆的回收质量和清洁性,而现有技术中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通常是人工抖动,将秸秆上的灰尘打掉,这样会极大增加工人的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粉碎机的粉尘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粉碎机的粉尘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机体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机体的底部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机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机体的底部开设有开口,开口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滤网,机体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集尘斗,集尘斗将滤网部分的机体底部包住,集尘斗与引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引风机的输出端与净化装置连通,净化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底部设为斜面,且斜面的底端朝向出料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装置主要由箱体、进气管、折流板、排气口、卡块、密封板、把手、限位板和销钉构成,箱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箱体的内部均匀焊接有若干个水平的折流板,相邻折流板的不同端开设有通气孔,箱体的一端固定有竖直的进气管,进气管的顶端与引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进气管的底端伸入到箱体的底部,箱体的顶部中部开设有排气孔,箱体的一侧开设开口,开口内固定安装有卡块,箱体的开口处外壁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销钉,销钉上转动安装有限位板,箱体的开口处安装密封板,密封板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与箱体一体成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与销钉的连接处套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与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和密封板的厚度相同,且密封板朝向箱体内的侧面与箱体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和折流板的长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引风机和净化装置对机体内部进行吸尘处理,从而提高了秸秆粉碎回收时的清洁性;在对粉尘进行吸收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箱体对灰尘进行吸收,避免了灰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提高了回收装置的环保性,且箱体的侧面安装的密封板便于拆卸,从而方便对箱体的内部进行清洗,降低了清洗工人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秸秆粉碎机的粉尘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秸秆粉碎机的粉尘回收装置中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烽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烽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3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