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功能的工程桩及荷载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33159.X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0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增伟;郭瑞琦;郑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春乐 |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平衡 试验 功能 工程 荷载 | ||
1.一种具备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功能的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桩包括桩体和荷载箱(2);所述桩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荷载箱(2)设置在桩体中部;桩体内的钢筋笼沿桩体轴向分为两段,位于荷载箱(2)上侧的那段钢筋笼记为上钢筋笼(1),位于荷载箱(2)下侧的那段钢筋笼记为下钢筋笼(3);上钢筋笼(1)、荷载箱(2)和下钢筋笼(3)通过混凝土连接为一体;
所述荷载箱(2)包括顶板(2-1)、底板(2-2)、多个液压缸(2-3)、多根金属套筒(2-4)、顶板位移观测杆(2-5)和底板位移观测杆(2-6);所述顶板(2-1)的端面与水平面平行,顶板(2-1)设置在底板(2-2)的正上方,底板(2-2)的端面与顶板(2-1)的端面平行,顶板(2-1)和底板(2-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液压缸(2-3)设置在顶板(2-1)和底板(2-2)之间,液压缸(2-3)的轴向与顶板(2-1)的端面垂直,液压缸(2-3)的上端与顶板(2-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液压缸(2-3)的下端与底板(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多个液压缸(2-3)沿荷载箱(2)周向分布;所述顶板(2-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金属套筒(2-4)的上端套接在通孔内并固定,金属套筒(2-4)的轴向与顶板(2-1)的端面垂直,多根金属套筒(2-4)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金属套筒(2-4)的下端和底板(2-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顶板位移观测杆(2-5)的下端与顶板(2-1)固定连接,顶板位移观测杆(2-5)的轴向与顶板(2-1)的端面垂直;顶板(2-1)上设置有与底板位移观测杆(2-6)匹配的孔道,所述底板位移观测杆(2-6)的下端穿过顶板(2-1)后与底板(2-2)固定连接,底板位移观测杆(2-6)的轴向与顶板(2-1)的端面垂直;金属套筒(2-4)轴向两端封闭;
上钢筋笼(1)内的竖向钢筋记为第一竖向钢筋,下钢筋笼(3)内的竖向钢筋记为第二竖向钢筋;第一竖向钢筋和第二竖向钢筋数量相同,金属套筒(2-4)的数量与第一竖向钢筋的数量匹配;金属套筒(2-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竖向钢筋匹配的孔道,第一竖向钢筋的下端穿过相应金属套筒(2-4)的上端面后悬置在金属套筒(2-4)的内腔中;底板(2-2)和金属套筒(2-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竖向钢筋匹配的孔道,第二竖向钢筋的上端穿过底板(2-2)和相应金属套筒(2-4)的下端面后悬置在金属套筒(2-4)的内腔中;位置匹配的第一竖向钢筋和第二竖向钢筋对应同一根金属套筒(2-4);单根金属套筒(2-4)内的第二竖向钢筋和第一竖向钢筋错位设置,且第二竖向钢筋上端位于第一竖向钢筋下端的上侧;
金属套筒(2-4)的内腔中填充有热熔胶材料;金属套筒(2-4)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桩体内设置有与电线匹配的孔道;桩体内设置有与顶板位移观测杆(2-5)和底板位移观测杆(2-6)匹配的孔道,顶板位移观测杆(2-5)的上端和底板位移观测杆(2-6)的上端凸出在桩体的顶面上;液压缸(2-3)的进液口通过液压管路与外部的供压装置连接,桩体内设置有与液压管路匹配的孔道;
外部电源能通过电线使金属套筒(2-4)发热;金属套筒(2-4)发热时,热熔胶材料会受热熔化;停止加热后,冷却后的热熔胶材料能将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和金属套筒(2-4)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31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