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站及加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2851.0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2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平;龚领会;张宇;吕翠;贺明;孙文涛;张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C7/02 | 分类号: | F17C7/02;F1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方法 | ||
1.一种加氢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液氢、低温高压氢气和常温高压氢气;
第一加注模块,用于向车载储氢罐中加注液氢;
第二加注模块,用于向车载储氢罐中加注低温高压氢气;
第三加注模块,用于向车载储氢罐中加注常温高压氢气;
控制模块(11),包括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载储氢罐的温度和压力,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车载储氢罐的温度和压力分别对应控制所述第一加注模块、所述第二加注模块和所述第三加注模块对车载储氢罐进行加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液氢的液氢储罐(4)和存储常温高压氢气的常温高压储氢罐(5);所述液氢储罐(4)用于第一加注模块和第二加注模块,所述常温高压储罐(5)用于第三加注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注模块包括潜液泵(6)和带回流的液氢加注枪(7);所述带回流的液氢加注枪(7)的回流端口和所述常温高压储氢罐(5)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注模块包括柱塞泵(8)和带回流的低温高压氢加注枪(9);所述带回流的低温高压氢加注枪(9)的回流端口和所述常温高压储氢罐(5)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注模块包括两个氢压机(10);一个所述氢压机(10)设置在所述常温高压储氢罐(5)与所述第一加注模块和所述第二加注模块之间;一个所述氢压机(10)设置在所述常温高压储氢罐(5)与车载储氢罐之间。
6.一种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判断车载储氢罐的压力是否安全;若否,则停止加注;若是,则依次判断车载储氢罐的温度是否属于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或第三温度区间;若属于第一温度区间,则进入步骤S2;若属于第二温度区间,则进入步骤S3;若属于第三温度区间,则进入步骤S4;
S2、向车载储氢罐内加注液氢;
S3、向车载储氢罐内加注低温高压氢气;
S4、向车载储氢罐内加注常温高压氢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的温度范围为20-25K;所述第二温度区间的温度范围为25-50K;所述第三温度区间的温度范围为50K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在向车载储氢罐中加注液氢的同时使用液氢冷却车载储氢罐,并判断车载储氢罐的温度是否高于车载液氢存储压力下氢的饱和温度;若否,则停止冷却车载储氢罐;若是,则继续冷却车载储氢罐,并将冷却用的氢排放至常温高压储氢罐(5)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
通过液氢冷却车载储氢罐,并将冷血所用液氢排放至常温高压储氢罐(5)中;
判断车载储氢罐的温度是否高于25K;若是,则返回上一步继续冷却车载储氢罐;若否,则通过柱塞泵(8)对液氢进行加压后形成低温高压氢加注至车载储氢罐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步骤:
将常温高压储氢罐(5)中存储的氢气经过氢压机(10)压缩到预设压强下加注至车载储氢罐中或将液氢直接通过柱塞泵(8)加压至预设压强下加注至车载储氢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8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加工粉尘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茶油生产防茶籽破碎的油茶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