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找油的智能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2490.X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9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顾雪凡;王棚;吴亚;陈刚;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C09K8/506 |
代理公司: | 福建知与行律师事务所 35248 | 代理人: | 朱军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智能 驱油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找油的智能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反应釜中将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与硫酸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搅拌均匀;向该混合物中加入高碳醇;向上述体系中加入油水识别强化剂;向上述体系中加入总质量2‑5%的硫代硫酸盐;向上述体系中加入氯化物,搅拌均匀即得到智能驱油剂。该驱油剂胶液对油水的识别在100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找油的智能驱油剂及其使用工艺。
背景技术
化学驱油是油田三次采油的常用方式,是向注入水中加入化学剂,以改变驱替流体的物化性质及驱替流体与原油和岩石矿物之间的界面性质,从而有利于原油生产的一种采油方法。化学驱主要包括聚合物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碱三元复合驱等,所使用的药剂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以及其他辅助化学剂。
其中聚合物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聚合物溶液的流度控制作用是聚合物驱油的重要机理之一,对于均质油层,在通常水驱油条件下,由于注入水的粘度往往低于原油粘度,驱油过程中油水流度比不合理,导致采出液中含水率上升很快,过早地达到采油经济所允许的极限含水率的结果,使得实际获得的驱油效率远远小于极限驱油效率。向油层注入聚合物的结果,可使驱油过程中的油水流度比大大改善,从而延缓了采出液中的含水上升速度,使实际驱油效率更接近极限驱油效率,甚至达到极限驱油效率。
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是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的另一项重要机理。因为在聚合物的调剖作用下,油层水淹体积的扩大,将在油层的未见水层段中采出无水原油。这就是说,油层水淹孔隙体积扩大多少,采出油的体积也就增加多少。
但是聚合物驱油以及含有聚合物的二元、三元驱油模式但是都存在对油水无法识别,在驱油的同时也将水大量采出,导致采出液含水率不断上升,提高采收率有限。并且大量聚合物的使用一方面对储层部分细小空隙形成了堵塞,另一方面导致了采出液难以破乳等问题。尤其是在低渗透油田,储层致密,空隙度小,聚合物的分子过大,容易形成对储层孔吼的堵塞,因而不能使用聚合物作为驱油剂。但是低渗透油田储层渗透性极差大、微裂缝发育,这就造成了储层对调剖的需求和不能使用聚合物的矛盾。
关于驱油剂,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凝胶是在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其他组分,包括盐、醇、胺或者其他表面活性,形成对溶液或者是球形胶束的刺激,使之形成线状或者蠕虫状胶束,胶束之间的相互缠绕形成粘度。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刺激的相应是不一样的,几乎可以说是一对一的,阳离子的受到水杨酸或者氯化钾的刺激能形成凝胶,阴离子或者两性离子的就没有相应,阴离子的与高碳醇复配能形成凝胶,阳离子的和两性离子的就不能。高碳醇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凝胶中就会破胶。所以每一个凝胶体系都不一样,可能具有相似性的就是碳链的变化或者,否则即便是同一表活剂,不同的外界刺激剂的加入就是不同的凝胶,比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用加水杨酸可以形成凝胶,加氯化剂也可以形成,这两者没有相似性,只是都是用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压裂液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聚合物驱油粘度特征但不堵塞地层,并且能够自动找油的智能驱油剂及其使用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4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