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2402.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1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屹;高政;余佳彬;郭晓蓓;费传军;李帅;张振;尹奕玲;周诚;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8/18;B29C48/305;B29K27/18;B29L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结构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混料、制坯、成型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坯步骤中,向制坯机内填入多层不同的聚合物混合料,压制后得到径向不同的多层坯体;所述坯体经过成型步骤制得径向方向构成不同的非对称结构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四氟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制坯机内填入两层不同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经过成型步骤制得径向方向构成和密度均不同的非对称结构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步骤中,将聚四氟乙烯与助剂混合,得到聚四氟乙烯混合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步骤中,将压制得到的坯体加入推挤段,经异形模具挤出,得到上下两层密度不同的片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模具的出料口截面形状为非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坯体加入推挤段的方法为将压制得到的坯体沿坯体轴向的方向加入推挤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片材经过压光、拉伸步骤,制成非对称结构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油剂,所述不同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料包括两种油剂量不同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料。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料包括两种不同牌号原料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料或两种质量不同的聚四氟乙烯混合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拉伸步骤中,采用双向拉伸,拉伸比为4-7倍,温度为350℃-360℃,拉伸线速度为16-20m/min。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孔径小于1μm,所述薄膜的断裂伸长率高于180%,透气度为30L/(dm2·min)-80L/(dm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4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收集的耐火浇注料用分级机
- 下一篇:一种永磁铁氧体双头倒角磨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