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降噪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32179.5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9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李国防;李亮;孔德瑜;孙家圆;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G10K11/172 |
| 代理公司: | 32295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唐静芳 |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声 背衬 微穿孔板 微孔 降噪装置 复合式 吸声性能 刚性壁 可固定 原有的 贯穿 申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降噪装置,所述复合式降噪装置可固定在刚性壁面上,包括微穿孔板及与所述微穿孔板连接的背衬,所述微穿孔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吸声微孔,所述背衬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吸声微孔位置对应以增强吸声性能的吸声机构,所述吸声机构贯穿设置在所述背衬上。本申请通过在原有的微穿孔板上再设置有背衬,背衬上设置有与吸声微孔位置对应的吸声机构,进一步增强吸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降噪装置,属于机械降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噪声污染,近年来比较普遍的是采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即在板上打出许多孔径小于1mm的孔,安装在需要的地方,从未达到吸声降噪的目的,单纯的微穿孔板结构其吸声带宽较窄,对不同频率噪声吸声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降噪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降噪装置,所述复合式降噪装置可固定在刚性壁面上,包括微穿孔板及与所述微穿孔板连接的背衬,所述微穿孔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吸声微孔,所述背衬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吸声微孔位置对应以增强吸声性能的吸声机构,所述吸声机构贯穿设置在所述背衬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声机构为喇叭状。
进一步地,喇叭状所述吸声机构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所述微穿孔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吸声机构均匀设置在所述背衬上。
进一步地,所述背衬的材料为吸音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吸声微孔均匀设置在所述微穿孔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原有的微穿孔板上再设置有背衬,背衬上设置有与吸声微孔位置对应的吸声机构,进一步增强吸声效果;
将吸声结构设置成喇叭状,其声模态较复杂,当声波穿过喇叭口时能喇叭口内的声腔产生共振,以达到吸声的目的;
该复合式吸声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可适用于任何需要吸声降噪的声场环境中,方便快捷。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复合式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复合式降噪装置,其可固定在刚性壁面上,所述刚性壁面可以为支撑架、墙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述复合式降噪装置包括微穿孔板1及与所述微穿孔板1连接的背衬4,所述微穿孔板1与背衬4可拆卸连接,也可固定连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述微穿孔板1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吸声微孔2,所述吸声微孔2均匀设置在所述微穿孔板1上。在微穿孔板1上均匀设置有吸声微孔2,可提高微穿孔板1的吸声效果。其中,微穿孔板1的制作材料可为吸声材料,该吸声材料可为吸声棉等常规材料,也可为其他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