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管总成及新能源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2166.8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9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军;王海燕;张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44268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213376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管 出液集管 进液集管 液冷管 相通 可拆卸连接 新能源汽车 并列排布 冷却液源 冷管 种液 泄露 概率 进口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管总成及新能源汽车,其中,所述液冷管总成包括:进液集管、出液集管及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循环管并列排布,且循环管的进口与所述进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循环管的出口与所述出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基于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液冷管总成,无需使用过多接头,只需出液集管及进液集管与冷却液源可拆卸连接即可,降低了液冷管总成的泄露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液冷管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单个电池箱体的占用空间也正在被逐渐压缩,以求放置更多的电池。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液冷管总成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以提高对电池进行加温和冷却的控制能力。
传统的电池箱体与电池液冷管总成采用分体式设计,其中,电池箱体多采用铝型材拼焊结构或铝压铸结构,如图1所示,电池液冷管总成包括:数条冷液进液集管1和相同数量的冷液出液集管2,其中,共3条冷液进液集管1和3条冷液出液集管2,每个电池组区域包括一组冷液进液集管1和冷液出液集管2,即电池与液冷管组交叉次序排布。
上述的电池液冷管总成使用接头较多,容易泄露。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管总成及新能源汽车,旨在改善现有电池液冷管总成使用接头较多,容易泄露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冷管总成,其包括:进液集管、出液集管及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循环管并列排布,且循环管的进口与所述进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循环管的出口与所述出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循环管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液管段、连通管段及出液管段,所述进液管段与出液管段相平行;所述进液集管连接于进液管段的第一端,所述出液集管连接于出液管段的第一端。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出液集管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低位管段、衔接管段及高位管段,所述低位管段与高位管段皆为直管,且低位管段的轴线与高位管段的轴线相平行。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进液集管为直管,且所述低位管段的轴线与所述进液集管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进液集管与出液集管皆为直管,所述进液管段的第一端向下折弯与进液集管相连接,所述出液管段的第一端向上折弯与出液集管相连接。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进液集管与出液集管皆为直管,所述进液管段的第一端向下折弯与进液集管相连接,所述出液管段的第一端向下折弯与出液集管相连接。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进液集管与出液集管皆为直管,所述进液管段的第一端向下折弯与进液集管相连接,所述出液集管与出液管段高度相同。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连通管段呈弧形。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进液集管及出液集管皆两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堵盖。
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冷管总成。由此,该新能源汽车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液冷管总成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液冷管总成,包括:进液集管、出液集管及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循环管并列排布,且循环管的进口与所述进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循环管的出口与所述出液集管固定连接且相通。基于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液冷管总成,无需使用过多接头,只需出液集管及进液集管与冷却液源可拆卸连接即可,降低了液冷管总成的泄露概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