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相机标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2111.7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7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邓浩平;彭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80 | 分类号: | G06T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王海霞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驾驶 车辆 相机 标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相机标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目标相机采集的三张包括标定板的图像;分别检测每张图像中位于标定板中轴线处黑白格子的交点,计算每个交点在标定板上对应的三维点在相机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信息;确定车辆坐标系的Z轴表示;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检测得到的交点对应的三维点的三维坐标信息,以及车辆坐标系的Z轴表示,确定车辆坐标系的X轴表示和Y轴表示;获取根据测距设备得到的目标相机距离无人驾驶车辆车头的距离;计算目标相机到无人驾驶车辆车身左侧的距离、右侧的距离、以及目标相机的高度。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相机标定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相机标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人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其需要检测道路上的车道线、指示牌、行人、以及其他车辆等目标的位置信息,从而才可以在正确的区域行驶,保证其行驶的安全性。例如,可以在无人驾驶车辆安装相机,通过相机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图像,进而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检测,得到车辆周围环境相关目标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可以提前对相机进行标定,得到相机与车身的相对位置,也即相机与车身的位置姿态关系,从而在后续的定位过程中,可以根据标定得到的结果,对车辆周围环境的目标位置进行检测。
已知的相机标定方法,可以在铺设了很多编码图案的室内标定场进行。然而,每次进行相机标定都需要车辆去到标定场进行,路程耗时较长,标定过程繁琐。因此,为了提高相机标定的便捷性,亟需一种相机标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相机标定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相机标定的便捷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相机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目标相机采集的三张包括标定板的图像;所述目标相机为所述无人驾驶车辆中安装的任一相机;所述标定板包括按预设方式排列的黑白格子图案;各所述图像为分别将所述标定板放置于与所述目标相机对应的预设位置后所述目标相机采集的图像;
分别检测每张所述图像中位于所述标定板中轴线处黑白格子的交点,得到所述每个交点在各所述图像中的二维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交点在各所述图像中的二维坐标信息、所述目标相机的内参矩阵、以及所述每个格子的间距,计算所述每个交点在所述标定板上对应的三维点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三维点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信息,选择处于同一高度的目标三维点,并根据所述目标三维点构建目标平面,将所述目标平面的方向向量确定为车辆坐标系的Z轴表示;所述车辆坐标系的X轴为沿车辆前后轮连线朝车辆行进方向,Y轴与X轴位于同一平面且朝车辆左侧,Z轴与X轴与Y轴组成的平面垂直且朝上;
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检测得到的交点对应的三维点的三维坐标信息,以及所述车辆坐标系的Z轴表示,确定所述车辆坐标系的X轴表示和Y轴表示;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将所述标定板放置于与所述无人驾驶车辆的预设部件处于同一直线的两个位置后,所述目标相机分别采集的图像;所述预设部件与所述目标相机相对应;
根据所述车辆坐标系的Z轴表示、X轴表示和Y轴表示,构建所述车辆坐标系和所述相机坐标系之间的旋转矩阵;
获取根据测距设备得到的所述目标相机距离所述无人驾驶车辆车头的距离;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三维点的三维坐标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相机到所述无人驾驶车辆车身左侧的距离;根据除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之外的第三图像对应的三维点的三维坐标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相机到所述无人驾驶车辆车身右侧的距离;根据所述旋转矩阵、所述标定板的高度、以及任一所述图像中检测得到的最高处交点的高度,计算所述目标相机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传送装置及半导体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线缆绞合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