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1015.0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培勇;黄凌瑞;祁帅杰;唐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027;F23G5/08;F23G5/44;F23G5/50;F23G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气化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器,包括炉体、风机、电柜控制箱,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进料装置,所述炉体中设有炉排,炉排的上方设为高温裂解室,下方的炉体上设有排渣口;所述炉体的侧壁上从上至下均匀设有若干条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中的空气均以四角切圆方式进入高温裂解室;可以形成多级旋流,与原料混合更充分,能延长气化裂解滞留时间;高温裂解室的上方设有喷火口,所述喷火口处还设有高温筛网;高温筛网可起到净化燃气的作用;所述炉体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形成真空隔热区,真空隔热区的设计使高温裂解室的温度超过700度,此时焦油会发生二次裂解,燃气产率及热值有所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领域,尤其设计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器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开发与研究倍受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由于生物质的挥发分和炭活性较高,S、N及灰分含量都很低,燃烧过程可以实现CO2零排放等,是一种优质燃料;生物质气化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的高温环境下,使生物质固体原料发生热分解或不完全燃烧而转化为气体燃料的热化学转化过程;气化工艺相比于直接燃烧,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将燃料的化学能转移到燃气中,是一种高效的转换方式,可实现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现有的生物质直燃燃烧器普遍存在火焰中飞灰较多,燃气产率及热值不高的问题,造成能源浪费,降低了生物质能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器,包括炉体、风机、电柜控制箱,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进料装置,所述炉体中设有炉排,炉排的上方设为高温裂解室,下方的炉体上设有排渣口;所述进料装置、风机均与电柜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炉体的侧壁上从上至下均匀设有若干条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另一侧均与风机连通,所述进气管道中的空气均以四角切圆方式进入高温裂解室;所述高温裂解室的上方设有喷火口,所述喷火口处还设有高温筛网;所述炉体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形成真空隔热区,所述外壁上设有真空泵和压力表;所述真空泵、压力表与真空隔热区连通;所述高温筛网的正上方设有吹灰管道和飞灰收集袋,正下方设有吹气管道;所述风机和空气管道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设有一次空气管道和二次空气管道;所述一次空气管道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二次空气管道与吹气管道连通;所述电磁阀与电柜控制箱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上分流管道、中分流管道、下分流管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进料器和设于螺旋进料器上方的进料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从上至下均匀分布的若干条进气管道,并且进气管道以四角切圆的方式进入高温裂解室,可以形成多级旋流,与原料混合更充分,能延长气化裂解滞留时间,
2)真空隔热区的设计使高温裂解室的温度超过700度,此时焦油会发生二次裂解,燃气产率及热值有所提高;
3)通过高温筛网可起到净化燃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分流管道四角切圆进气方式示意图1;
图3是本发明分流管道四角切圆进气方式示意图2;
图中:1、炉体;11、炉排;12、高温裂解室;13、排渣口;14、进气管道;141、上分流管道;142、中分流管道;143、下分流管道;15、喷火口;16、内壁;17、外壁;18、真空隔热区;2、风机;3、电柜控制箱;4、进料装置;41、螺旋进料器;42、进料斗;5、高温筛网;51、进灰管道;52、飞灰收集袋;53、吹气管道;6、真空泵;7、压力表;8、电磁阀;81、一次空气管道;82、二次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1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