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0986.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严建斌;周艺端;林德斌;林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9F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导光结构包含软性电路板、导光板、垫片、发光二极管、防水胶及反光层。软性电路板包含第一侧边、相对于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相对于第三侧边的第四侧边。导光板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并延伸超出软性电路板的第一侧边。垫片配置于与导光板同侧的软性电路板上,且沿第二侧边延伸。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且位于导光板与垫片之间。防水胶配置于软性电路板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防水胶自导光板延伸至垫片。反光层配置于导光板、发光二极管以及垫片上,反光层包含至少两个开口,各开口暴露出防水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显示面板已成为装置与用户之间传递讯息的媒介。然而,一些显示面板本身不会发光,通常需要外加光源才能清楚的显示画面。因此,一般会配置发光组件于导光板的一侧。发光组件放射出的光线透过导光板的引导而平均分散于显示设备的显示面上。
然而,发光组件碰到水气容易损坏,因此需要对于发光组件做防水处理。目前的防水处理是使用防水胶封住缝隙,防止外界水气进入发光组件。但是,由于点胶角度以及加工难度的关系,难以观察点胶状况,使得制程良率降低,防水处理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需要一种新颖的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金属导体可视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包含软性电路板、导光板、垫片、发光二极管、防水胶及反光层。软性电路板包含第一侧边、相对于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相对于第三侧边的第四侧边。导光板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并延伸超出软性电路板的第一侧边。垫片配置于与导光板同侧的软性电路板上,且沿第二侧边延伸。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且位于导光板与垫片之间。防水胶配置于软性电路板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防水胶自导光板延伸至垫片。反光层配置于导光板、发光二极管以及垫片上,反光层包含至少两个开口,各开口暴露出防水胶。
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配置以直接照射于导光板。
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垫片的厚度与发光二极管的厚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软性电路板、导光板、垫片、反光层及防水胶构成一封闭空间。
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导光结构更包含黏着层,软性电路板藉由黏着层与导光板贴合。
根据本揭露的另一态样,系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包含软性电路板、导光板、发光二极管及防水胶。导光板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并延伸超出软性电路板。发光二极管配置于与导光板同侧的软性电路板上。防水胶完整包覆发光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防水胶配置以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的第一色温转换为第二色温,第二色温不同于第一色温。
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第二色温为5700K。
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导光结构更包含黏合层,软性电路板藉由黏合层与基板贴合。
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防水胶与导光板直接接触。
附图说明
第1图绘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导光结构100的上视图。
第2图绘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导光结构100沿着AA’线的剖面示意图。
第3图绘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导光结构100沿着BB’线的剖面示意图。
第4图绘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导光结构200的上视图。
第5图绘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导光结构200沿着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耐旱基因片段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机电电磁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