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注脂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0773.0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亮;陈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3/38 | 分类号: | F16C33/38;F16C33/66;F16C43/04;F16N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注脂工艺,在轴承内部两侧钢球上装配保持架,对轴承进行清洗,对轴承进行烘干,烘干时间在3‑5分钟,将注脂模具中的注脂头旋转到注脂座上的螺纹孔内,使注脂头的通孔与注脂座螺纹孔对应,将注脂头对准保持架上的注脂通孔,向轴承内注入油脂后,在轴承内圈、外圈两端部之间装配密封圈,成品检验。本发明通过新的保持架设计,配合专用的注脂模具,实现油脂更好的注入到轴承内部,使油脂较少的分布在密封件侧,从而大大减轻密封性能的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注脂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双列球轴承装配中,油脂在注入轴承内部时,由于有保持架和钢球的阻挡,油脂会被注到靠近密封件的一侧,此侧后续装入密封件,油脂过多地分布在此侧,即使采用很好的密封设计,也极易造成轴承漏脂,而且密封的加强,也会带来轴承旋转摩擦力矩和成本的上升,因此轴承的漏脂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轴承密封设计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需要探究轴承在运转时内部油脂的分布状态,而良好的油脂分布不仅使轴承得以良好的润滑,更可以大大减轻对轴承密封性能的要求,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轴承保持架设计及相应的注脂模具,带来的新的注脂方式,使油脂更好的平均分布在轴承内部,同时也解决了此类轴承一直存在的漏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注脂工艺,通过在保持架兜孔之间连接梁处设计导向圆弧结构,并且在圆弧底部设计注脂通孔,配合注脂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注脂工艺,包括:
步骤1:在轴承内部两侧的钢球上装配保持架;
步骤2:对轴承进行清洗;
步骤3:对轴承进行烘干,烘干时间在3-5分钟;
步骤4:将注脂模具中的注脂头旋转到注脂座上的螺纹孔内,使注脂头的通孔与注脂座螺纹孔对应;
步骤5:将注脂头对准保持架上的注脂通孔,向轴承内的钢球注入油脂;
步骤6:在轴承内圈、外圈两端部之间装配密封圈;
步骤7:成品检验。
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保持架包括壳体、注脂头导向圆弧、注脂头导向锥角、注脂通孔以及兜孔,所述壳体一侧均匀分布多个兜孔,所述壳体另一侧均匀分布多个注脂头导向圆弧,所述注脂头导向锥角设于所述注脂头导向圆弧中部,所述注脂通孔设于所述注脂头导向锥角中部。
优选的,注脂头导向圆弧的直径是所述保持架内所装入钢球直径的1.15~1.5倍。
优选的,注脂头导向圆弧的中心距离所述保持架轴向中心平面等于保持架的宽度。
优选的,注脂头导向锥角为C0.5~C1.5。
优选的,注脂通孔直径小于等于所述保持架厚度的一半。
优选的,在步骤4中,所述注脂模具包括注脂座以及注脂头,所述注脂头与所述注脂座通过螺纹旋转连接。
优选的,注脂座包括底座与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有三组,所述螺纹孔三等分内嵌设于所述底座上方。
优选的,注脂头包括外壳以及通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下端外侧设有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新的保持架设计,配合专用的注脂模具,实现油脂更好的注入到轴承内部,使油脂较少的分布在密封件侧,从而大大减轻密封性能的设计要求,从原紧接触的密封设计,变为轻接触密封设计甚至是非接触密封设计,实现低摩擦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