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通孔电火花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30250.6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叶武;赵劲;余勇;郭飞;黎剑;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H9/14 |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祥军 |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加工 封闭腔 腔体内壁 体内 薄壁钣金结构 电火花加工 安装座 结构件 薄壁 通孔加工 通孔内壁 通孔轴线 再加工 贯穿 钻头 相交 装配 平行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通孔加工方法,包括同时贯穿安装座和薄壁钣金结构封闭腔体内壁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一通孔轴线平行且与第一通孔内壁相交并延伸至封闭腔体内并贯穿封闭腔体内壁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加工时,先加工第一通孔,再加工第二通孔,且采用电火花加工方式加工第二通孔,电火花加工第二通孔时从薄壁钣金结构封闭腔体内壁远离安装座一侧的表面进行加工。本发明解决了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难加工第二通孔采用钻头难以加工合格的问题,实现了腔体内壁通孔的有效加工,降低了加工风险,并能满足后期装配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通孔的加工,特别是腔体内壁通孔加工方法的改进,从而保证通孔加工完成后尺寸、位置能满足后期的装配要求。
背景技术
薄壁钣焊结构件在发动机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由钣金件、机加件焊接而成。在焊接完成后会在零件上形成内腔,如图1所示,为了满足后期零部件的装配要求,在安装座上加工大小的孔后,还需要在孔边缘加工一个的小孔,该孔穿过零件内腔,然后钻通至安装边。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采用钻头加工小孔时,由于观察不到腔体内部加工情况,同时加工过程中钻头会发生摆动,使得该通孔与孔的相对位置很难保证,加工后会出现孔完全遮挡孔的情况,更为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孔钻偏,导致零件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采用电火花加工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难加工通孔的方法,以降低零件加工风险,保证加工合格率,并满足后期装配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通孔加工方法,包括同时贯穿安装座和薄壁钣金结构封闭腔体内壁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一通孔轴线平行且与第一通孔内壁相交并延伸至封闭腔体内并贯穿封闭腔体内壁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先加工第一通孔,再加工第二通孔,且采用电火花加工方式加工第二通孔,电火花加工第二通孔时从薄壁钣金结构封闭腔体内壁远离安装座一侧的表面进行加工。
进一步,采用钻头加工第一通孔。
进一步,所述电火花加工时,采用的电极为变截面电极。
进一步,所述电极的截面由其末端沿着电极轴线方向逐渐增大。
本发明中,在加工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的第二通孔时,装夹固定零件后,找正安装座上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位置,再配合专用电极实现第二通孔加工,其方法步骤如下:
1)固定零件:将零件用夹具装夹好,固定在电火花设备加工平台上,调整好零件加工位置;
2)找正加工位置:使用电极支架夹持好专用电极,调整位置,移动到零件相对加工位置,编制程序找正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位置;
3)电火花加工第二通孔:找正电极加工位置后,使用优化好的电火花参数,完成第二通孔的加工。
与现有加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解决了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难加工第二通孔采用钻头难以加工合格的问题,实现了腔体内壁通孔的有效加工,降低了加工风险,并能满足后期装配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典型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第二通孔位置示意图;
图2是第二通孔加工专用电极;
图3是电火花加工第二通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是典型薄壁钣焊结构件腔体内壁第二通孔位置示意图,在安装座上第一通孔孔与第二通孔相接,本实施例的加工过程中,先用钻头在安装座上加工第一通孔(孔相对较大,加工该孔无特殊要求,采用常规的钻头钻孔即可),再用电火花加工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