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泌抗大黄鱼免疫球蛋白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0192.7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华;傅秋玲;母尹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42 | 分类号: | C07K16/42;C12N5/20;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泌 抗大 黄鱼 免疫球蛋白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细胞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泌抗大黄鱼Ig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IgT‑6,保藏号为:CCTCC NO:C2019215。本发明以纯化的重组大黄鱼IgT重链胞外区蛋白抗原四次免疫BALB/C小鼠后;将针对大黄鱼IgT抗体效价最高的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细胞进行融合,筛选获得抗大黄鱼Ig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IgT‑6。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IgT‑6具有特异性强、效价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大黄鱼疾病的诊断和疫苗使用效果的评价,对大黄鱼疾病的研究及防治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泌抗大黄鱼(
背景技术
大黄鱼 (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是鱼类特异性免疫中关键的分子。IgT则是硬骨鱼类中新近发现的一类免疫球蛋白分子,具有与哺乳动物IgA类似的结构和功能;IgT在肠、皮肤、鳃和鼻黏液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并通过肠、皮肤或鳃上皮细胞表达的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转运至黏液中,其主要参与鱼类局部黏膜免疫应答(Zhang Y A, Salinas I,and Sunyer J O. Recent finding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eleost IgT[J]. 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1, 31: 627-634.)。借助抗大黄鱼IgT单克隆抗体,可进行大黄鱼IgT+ B淋巴细胞分选,将为大黄鱼B淋巴细胞的功能及相关免疫学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此外,鱼类感染病原或接种疫苗后,鱼类黏液中产生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也可以通过该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抗体效价检测(ZHANG Y A, SALINAS I, LI J,et al. IgT, a primitive immunoglobulin class specialized in mucosal immunity[J]. Nature Immunology, 2010, 11(9): 827)。因此,利用抗大黄鱼IgT单克隆抗体,通过检测大黄鱼黏液中该特异性IgT的效价,可进行大黄鱼疾病的诊断和疫苗使用效果的评价,对大黄鱼疾病的研究及防治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尚未见报道大黄鱼IgT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利用单克隆抗体研究大黄鱼免疫球蛋白结构与功能,将单克隆抗体用于大黄鱼病原微生物检测,协助鱼病诊断与防治等,提供抗大黄鱼IgT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大黄鱼免疫球蛋白T(IgT)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IgT-6,所述杂交瘤细胞株IgT-6已于2019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9215,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所述杂交瘤细胞株IgT-6和抗大黄鱼IgT单克隆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1)制备免疫原-重组大黄鱼IgT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