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高压直流全塔更换耐张绝缘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9917.0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2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韩盛;吴国良;马钢成;何超;李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更换 绝缘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全塔更换耐张绝缘子方法,涉及电网输电线路维护技术领域。玻璃绝缘子自爆率较高,特高压线路中金具与绝缘子的设计强度、外形尺寸相比于传统高压线路有了大幅提升,因此特高压直流全塔更换玻璃绝缘子难度较大。本方法主要过程包括进场准备工作;挂设半永久接地线;绞磨安装;间隔棒拆除;均压环拆除;如接地极与杆塔同塔架设,绝缘包裹接地极导线;对引流吸纳进行绝缘保护;临锚系统挂设和保险系统布置;安装紧线滑车组及卡具;拆除绝缘子串的连接;绝缘子串大松拆除;安装新绝缘子串;恢复引流,安装间隔棒和均压环。本方法方便实现了特高压直流全塔耐张绝缘子的更换,降低了更换难度,安全可靠,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输电线路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高压直流全塔更换耐张绝缘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长距离电网输电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越来越多,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对于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保障安全可靠供电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线路运行年限的增加,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问题愈加突显,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杆塔结构、窗口尺寸、导线的分裂数、绝缘子串的形式等在设计上与一般的输电线路有较大的差别。
绝缘子一般有玻璃绝缘子和瓷质绝缘子,主要用途是将导线固定在铁塔,并使导线与铁塔绝缘,玻璃绝缘子因其零值自破、易维护等特点,在目前的500kV以上输电线路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玻璃绝缘子因质量轻,自爆率较高,导致更换率较高。特高压线路中线路金具与绝缘子的设计强度、外形尺寸相比于传统的高压线路有了大幅的提升,因此特高压直流全塔更换玻璃绝缘子的流程更为复杂,难度系数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特高压直流全塔更换耐张绝缘子方法,以提升更换绝缘子的安全性,提高更换的施工效率为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高压直流全塔更换耐张绝缘子方法,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绝缘子及施工工器具进场,现场做好安全准备工作,现场将绝缘子组装备用;
2)在施工耐张塔相邻的前耐张塔和后耐张塔分别挂设半永久接地线,并用迪尼玛绳作为防掉串保险绳;
3)绞磨进场前做好地锚开挖、埋深工作,在施工耐张塔塔腿处钢丝绳包麻袋布与U型环设置好滑车组,从绞磨到塔腿滑车到塔顶滑车布置好磨绳;
4)作业人员挂设个人保安线,出线拆除前后档各三只导线间隔棒,间隔棒可不松下,临时固定于其中1根子导线上;
5)导线端均压环拆除,并传递至地面;
6)判断接地极与杆塔是否同塔架设,如是,执行下一步,如否,执行步骤8);
7)由于接地极位于绝缘子下方,绝缘子更换过程中可能与其接触的位置,需将接地极导线进行绝缘包裹保护;
8)因引流线位于耐张绝缘子串正下方,需采取相应避开措施,绝缘子更换中也可能接触到引流线,需进行绝缘保护引流线;
9)对六根子导线挂设临锚系统,对横担挂点进行临锚补强装置的挂设,确保导线与横担稳固连接;
10)六根子导线在横担临锚系统完成并收紧后,在铁塔两挂点中间部位的横担与导线端大联板间布置保险系统;
11)在铁塔端利用牵引板布置第一紧线滑车组,导线端选择靠近导线端的绝缘子安装半侧卡具两副,并分别连接2根子导线,同时收紧卡具,然后拆除与大联板的连接,在大联板与绝缘子串侧金具间布置第二紧线滑车组,经塔身转向滑车进绞磨,并使第二紧线滑车组受力;
12)先拆除绝缘子串与铁塔端连接,后拆除绝缘子串与导线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9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