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29749.5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5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熊兴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兴宣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52002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娇 |
| 地址: | 553200 贵州省毕***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淋巴结肿大 重量份 制备 安全无毒副作用 昆布 文火 当归 冷水浸泡 药物治疗 原料药 白芍 柴胡 葛根 黄柏 黄莲 黄苓 煎液 连翘 起效 取水 三棱 升麻 知母 莪术 火烧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葛根28‑32份、莪术13‑17份、三棱13‑17份、当归8‑12份、黄莲8‑12份、昆布13‑17份、白芍28‑32份、知母28‑32份、胆根8‑12份、柴胡13‑17份、连翘28‑32份、升麻13‑17份、黄柏13‑17份、黄苓13‑17份。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份取各原料药;将原料药用用冷水浸泡18‑22min,武火烧开后,文火熬25‑35min,取水煎液即得。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同时还涉及该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耳后淋巴结肿大(retroauricular lymphodenovarix)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常有人在患感冒或其他感染后,颈部、耳后、腋下或腹股沟处可出现如玻璃球大小的结节。局部红肿压痛,按之坚硬,即为淋巴结炎。耳后淋巴结肿大是小儿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病因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重视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延误病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
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可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广谱抗生素,或服用阿奇霉素、环丙沙星,但具有抗药性等缺点。中药在治疗耳部淋巴结肿大方面有独特的方式,利用内病外治法,药效渗透病变位置,达到治疗的目的。中药没有抗药性,可以持续运用直到根治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葛根28-32份、莪术13-17份、三棱13-17份、当归8-12份、黄莲8-12份、昆布13-17份、白芍28-32份、知母28-32份、胆根8-12份、柴胡13-17份、连翘28-32份、升麻13-17份、黄柏13-17份、黄苓13-17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按重量份计,优选以下原料:
葛根30份、莪术15份、三棱15份、当归10份、黄莲10份、昆布15份、白芍30份、知母30份、胆根10份、柴胡15份、连翘30份、升麻15份、黄柏15份、黄苓15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取各原料药;
(2)将原料药用冷水浸泡18-22min,武火烧开后,文火熬25-35min,取水煎液即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选用葛根、莪术、三棱、当归、黄莲、昆布、白芍、知母、胆根、柴胡、连翘、升麻、黄柏、黄苓为原料,通过各药物的协同作用发挥清热利湿、排脓消炎、解毒软坚、消肿止痛之功效,达到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的目的。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耳后淋巴结肿大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临床78例使用,总有效率9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78例,其中:年龄8-49岁,男32例,女46例。
2、诊断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兴宣,未经熊兴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9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