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育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8951.6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孟兵川;赵立浩;孟兵水;赵赛;马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宏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029;A01G7/04;A01G9/22;A01G13/02;A01G27/00;A01G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0523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苗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苗系统,包括:底座,其底端靠近侧边处设置支腿;底座顶部固定有育苗装置本体,育苗装置本体内部形成育苗空间;转动机构连接于底座上,其一端插入育苗空间内;转动机构一端带动盛放装置可旋转于育苗空间内,用于盛放幼苗;供液装置位于转动机构下部,其供液端连接进入育苗空间用于给幼苗浇灌营养液;收集装置用于将残留于盛放装置上的营养液收集至供液装置中循环再利用。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育苗系统,防止营养液的浪费,提高了育苗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浇灌均匀,提供模拟日光灯,增强光照,通过滑动遮阳帘可以削弱模拟日光灯的强度,使之可以适用于不同农业作物,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育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育苗装置都是单层设置,这种设置空间利用率低,育苗数量有限,单层设置的育苗架在拿取时不便,内侧的幼苗不易取出,幼苗在取放时十分不便;育苗装置虽然有灌溉系统,但是一般通过导流板、水管和水槽实现,导致浇灌不均匀,容易出现积水的情况,进而导致幼苗涝死,此外这种灌溉方式浪费营养液,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育苗系统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育苗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育苗装置营养液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苗系统,包括:
底座,底座底端靠近侧边处设置支腿;
育苗装置本体,底座顶部固定有育苗装置本体,育苗装置本体内部形成育苗空间;
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连接于底座上,其一端插入育苗空间内;
盛放装置,转动机构一端带动盛放装置可旋转于育苗空间内,用于盛放幼苗;
供液装置,供液装置位于转动机构下部,其供液端连接进入育苗空间用于给幼苗浇灌营养液;
及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用于将残留于盛放装置上的营养液收集至供液装置中循环再利用。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育苗系统,收集装置能够收集残留于盛放装置上的营养液收集至供液装置中循环再利用,有效防止了营养液的浪费,提高了营养液的利用率。
优选地,收集装置包括空心旋转杆、第一连通管、收集箱、回水管及第二连通管;空心旋转杆插入盛放装置中部,其顶部与育苗装置本体内部固定,其底部穿过收集箱通孔连接转动机构的一端;第一连通管连通空心旋转杆内腔和盛放装置;收集箱固定于育苗装置本体底部内壁上,通孔设于其中部;空心旋转杆底部侧壁上连接第二连通管一端,第二连通管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箱内;回水管一端位于收集箱底部,另一端延伸至供液装置内,由此保证盛放装置中残留的营养液经过第一连通管收集至空心旋转杆内,通过第二连通管汇聚至收集箱中,然后通过回水管回至供液装置内。
优选地,第二连通管与收集箱顶平面的夹角为30°,其中第二连通管可以为多个,由此方便空心旋转杆内收集的液体滴入收集箱中。
优选地,供液装置包括储液箱、供液泵及供液管路;储液箱位于转动机构下部,供液泵进液口与储液箱内部连通,其出液端通过供液管路延伸至育苗空间用于给幼苗浇灌营养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解决浇灌不均的问题,其中,供液管路的末端固定于育苗装置本体内侧壁上,其通过倾斜管上设置喷头给幼苗喷洒营养液,盛放装置在转动机构带动下,喷头喷出的液体均匀的喷洒至幼苗上,提高了浇灌的均匀性。
优选地,转动机构为双输出轴电机,其第一端插入育苗装置本体内带动空心旋转杆旋转,其第二端插入储液箱中带动搅拌机构转动搅拌营养液,采用同轴带动,一边搅拌营养液防止其沉淀,另一边喷洒至幼苗,提高了浇灌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宏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宏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8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