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碎土筛土烘干的一体化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28877.8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董进龙;严可翔;王世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2C19/06 | 分类号: | B02C19/06;B02C21/00;B02C23/1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碎土筛土 烘干 一体化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土筛土烘干的一体化装置及使用方法,它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内部通过对称布置的隔板将其内部腔体分隔成为外侧加热腔和内侧洗筛腔;所述内侧洗筛腔的底部设置有底板,顶部设置有顶板,在顶板上安装有喷水装置;在底板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喷水装置的正下方设置有筛土装置;所述外侧加热腔设置有用于加热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固定安装在隔板的侧壁上,在内侧洗筛腔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碎土筛土烘干的一体化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中,常需要根据土料的粒径分布确定其分类,现有土工实验规范中完成粒径分布需要三个步骤:土料碎化、按粒径筛分、烘干后称重,具体操作是先将土料晒干,再用人工橡胶锤碾碎,然后移入振动筛进行筛分,最后将筛分后的土颗粒烘干并称量每个粒径范围的重量,从而确定颗粒级配曲线,上述操作需多人协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目前,也有采用自动化碎土的方法,碎土装置多为机械齿轮等方式,其主要缺点是将碎块石或粗砂破碎的可能性较大,造成粗颗粒碎化为细颗粒,破坏了土料原有的粒径分布规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碎土筛土烘干的一体化装置及使用方法,可以解决土料处理繁琐的问题,结构简单,碎、筛、烘一体,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且通过水压软化和机械拨动的方式,可以保证只将土块碎化为土颗粒,能保持土颗粒的原有粒径。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碎土筛土烘干的一体化装置,它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内部通过对称布置的隔板将其内部腔体分隔成为外侧加热腔和内侧洗筛腔;所述内侧洗筛腔的底部设置有底板,顶部设置有顶板,在顶板上安装有喷水装置;在底板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喷水装置的正下方设置有筛土装置;所述外侧加热腔设置有用于加热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固定安装在隔板的侧壁上,在内侧洗筛腔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口。
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固定在顶板顶部内侧壁上的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与进水管相连,在顶板的中心位置加工有排气口,所述进水管穿过顶板。
所述隔板上,并位于加热板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加热窗口,在加热窗口所在位置的另一侧端面固定安装有挡水板;所述加热板通过电源线与用于控制其工作的加热开关相连。
所述顶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箱体的顶部,在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把手。
所述筛土装置包括拼装式主转轴,所述拼装式主转轴包括轴杆,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加工有用于相互插装配合的拼装槽和拼装凸起,在轴杆的外缘对称固定有均布的多个叶片,所述轴杆的底端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底板的底部;所述叶片与筛盘相配合,所述筛盘通过固定杆安装在内侧洗筛腔内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信号线与安装在外箱体前端的开关相连,并控制其动作。
所述筛盘包括骨架,所述骨架的外围安装有钢架挡圈,在钢架上支撑安装有筛网,在骨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和拼装式主转轴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钢架挡圈的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用于和固定杆相配合的固定槽。
所述外箱体的正前面设置有透视观察窗。
所述筛盘共有多层,其筛孔的孔径取:10mm、5mm、2mm、1mm、0.5mm、0.25mm、0.1 mm和0.075 mm,并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组装,且从下往上按照筛网孔径从小到大依次安装。
所述碎土筛土烘干的一体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打开内侧洗筛腔的顶板,根据需求安装好拼装式主转轴与筛盘,放下挡水板以隔离加热窗口,并在装置外侧排水管口预备好收集容器;
步骤2:向最上层的筛盘内加入土料,盖上顶板,把进水管接通水源使装置内喷头喷水,打开主转轴启动开关,使叶片转动并拨动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8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