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心脏无线供能系统的多物理场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8712.0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1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岳;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心脏 无线 系统 物理 分析 方法 | ||
1.人工心脏无线供能系统的多物理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模型向导设置
首先在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的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在新建窗口中,单击“模型向导”,在模型向导窗口,单击“二维轴对称”;其次选择物理场,在“选择物理场”树中选择“AC/DC”“电路(cir)”、“AC/DC”“磁场(mf)”以及“传热”“生物传热(ht)”,依次完成“添加”;再确定研究方式,单击“研究”,并在“选择研究”树中选择“所选物理场接口的预设研究”“瞬态”,单击“完成”;
步骤2:建立系统电路模型
在电路模块下对人工心脏无线供能系统进行电路建模:选择电路所需器件,包括直流电压源(1)、第一逆变器功率开关(2)、第二逆变器功率开关(3)、第三逆变器功率开关(4)、第四逆变器功率开关(5)、发射回路补偿电容(6)、发射回路电阻(7)、接收回路补偿电容(13)、接收回路电阻(14)、第一整流二极管(15)、第二整流二极管(16)、第三整流二极管(17)、第四整流二极管(18)、第一滤波稳压电容(19)、人工心脏负载(20),设置各电路元器件节点,完成系统逆变电路、补偿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的搭建;
步骤3:建立系统几何模型
根据发射、接收线圈的实际尺寸在2维轴对称模型下建立几何模型,模拟线圈透过生物组织传输能量的耦合过程,发射线圈(8)和接收线圈(12)为结构尺寸一致的平面螺旋形线圈,在模型中用矩形表示,人体组织用三层简化模型模拟,分别为皮肤层(9)、脂肪层(10)和肌肉层(11),也用矩形表示;
步骤4:电路元器件参数设置
对逆变开关(2)~(5)进行设置,选定方波脉冲作为逆变开关(2)~(5)的激励源,当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时,根据谐振频率f确定脉冲周期T,接着在COMSOL中测量发射线圈(8)和接收线圈(12)的电感,根据C=1/(ω2L),求出补偿电容(6)和(13)的值,再确定直流电压源(1)、发射回路电阻(7)、接收回路电阻(14)、稳压电容(19)以及人工心脏负载(20)的大小;
步骤5:材料属性设置
设置材料属性时,将线圈(8)和(12)设置为铜,生物组织层,即皮肤层(9)、脂肪层(10)和肌肉层(11),通过建立空材料并设置相关参数完成,几何模型中的其它区域设置为空气;由于模型涉及到的物理场有磁场和生物传热,在设置生物组织参数时应该考虑到其电特性和热物性,电特性由电导率σ和相对介电常数ε表示,二者是频率函数,可通过查表获得各生物组织层在谐振频率下的电特性及热物性参数;
步骤6:边界条件设置
磁场模块:所有域都满足安培定律;二维轴对称线设为轴对称;除轴对称的外边界均为磁绝缘;选择发射、接收线圈对应区域,确定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激励、导线的类型、线圈匝数和线圈截面半径;生物传热模块:选择生物组织对应区域;设置生物热的相应参数;二维轴对称线设为轴对称;除轴对称的外边界均满足热绝缘;设定生物组织、线圈和环境初始温度;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设为固体,空气设为流体;
步骤7:几何模型网格剖分
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剖分时,首先选择用户控制网格;其次选定剖分区域,可划分为线圈和除线圈之外的部分;再设置网格类型和大小,类型均为自由三角形网格,网格大小设置时,线圈部分应相对细化,其它区域可适当粗化;
步骤8:求解器设置并求解
选中研究下的求解器配置,并对其进行设置:设定瞬态求解器的相对容差为0.01,绝对容差为0.1,时间步进方法为向后差分公式以及求解器类型为PARDISO,最后计算;
步骤9:模型再新设置并求解
调整方波脉冲的周期,使系统处于非谐振状态;根据非谐振状态的频率,确定系统在该状态下各生物组织层的电特性参数及热物性参数,重新设置材料属性,对系统进行新的求解计算;
步骤10:仿真结果及分析
经仿真可获得系统工作在不同状态时系统电流、电压波形以及生物组织中任意点在任意时刻的场强和温度的值,并且由SAR=σE2/ρ,可计算出各生物组织层比吸收率的值,通过对上述波形与值的分析,可研究人工心脏无线供能系统工作状态对电磁场的影响,将比吸收率、场强、温度的值与国际规定的限值比较,进而分析和验证人工心脏无线供能系统的生物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87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