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会议发言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8662.6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3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辉;田永恒;于洪吉;王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L65/10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会议 发言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会议发言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视联网号和多个处于开会状态的第一会议,并确定多个第二视联网号,根据多个第二视联网号和第一视联网号,生成树形数据结构;树形数据结构的根节点为第一视联网号,将树形数据结构中每个叶子节点对应的第二视联网号加入到不同的第一会议中,并将加入到各第一会议中的第二视联网号设置为发言方,接收第一视联网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包括第一视联网号的音频数据,根据树形数据结构,向各叶子节点对应的第二视联网号发送音频数据,以使每个第一会议中的参会终端接收到音频数据,实现了将一个发言人的音频数据同时发送给多个处于开会状态的会议中的参会终端。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多会议发言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因此,基于视联网的会议得到快速发展以及应用。
目前,一个发言人的音频数据只能发送给一个处于开会状态的会议中的参会终端,并不能将一个发言人的音频数据同时发送给多个处于开会状态的会议中的参会终端。然而,实际的会议场景中往往存在这种需求,例如,一个专家需要同时对多个会议进行指导,而现有技术中无法提供这种同时对多个会议进行指导的方案。因此,将一个发言人的音频数据同时发送给多个处于开会状态的会议中的参会终端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多会议发言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会议发言方法,执行于监播服务器,包括:
获取第一视联网号和多个处于开会状态的第一会议,并确定多个第二视联网号;
根据所述多个第二视联网号和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生成树形数据结构;所述树形数据结构的根节点为所述第一视联网号;
将所述树形数据结构中每个叶子节点对应的第二视联网号加入到不同的所述第一会议中,并将加入到各所述第一会议中的第二视联网号设置为发言方;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的音频数据,根据所述树形数据结构,向各叶子节点对应的第二视联网号发送所述音频数据,以使每个所述第一会议中的参会终端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多会议发言装置,设置于监播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视联网号和多个处于开会状态的第一会议,并确定多个第二视联网号;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二视联网号和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生成树形数据结构;所述树形数据结构的根节点为所述第一视联网号;
加入模块,用于将所述树形数据结构中每个叶子节点对应的第二视联网号加入到不同的所述第一会议中,并将加入到各所述第一会议中的第二视联网号设置为发言方;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号的音频数据,根据所述树形数据结构,向各叶子节点对应的第二视联网号发送所述音频数据,以使每个所述第一会议中的参会终端接收到所述音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多会议发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多会议发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多会议发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8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充分燃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物质颗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