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胸腔镜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8544.5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3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高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7;A61B1/04;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镜 | ||
本发明涉及胸腔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细胸腔镜,包括镜体,所述镜体上套设有套管,所述镜体的端部嵌设有钝头穿刺针;所述镜体的内部开设有活检吸引孔道,所述镜体的内部还嵌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玻璃纤维光源束,所述活检吸引孔道的一侧还开设有图像采集孔;该超细胸腔镜通过钝头穿刺针带套管刺入胸腔,不易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避免了出血的风险;同时设有的两种弧度的镜体不仅便于观察胸壁病灶和活检,而且便于对远近病灶进行检测;此外该设置形成的穿刺通道比传统穿刺形成的通道损伤小,术后无需缝合,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解决了现有的内科胸腔镜易造成明显创伤和出血风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胸腔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细胸腔镜。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内科胸腔镜分为软式和硬质,但其直径都在8mm以上,进入胸腔都需要在皮肤切口1cm左右,并分离皮下和肌肉组织,其不仅造成明显的创伤,而且有出血风险;由于创伤和风险,部分病人不愿意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超细胸腔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胸腔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内科胸腔镜易造成明显创伤和出血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细胸腔镜,包括镜体,所述镜体上套设有套管,所述镜体的端部嵌设有钝头穿刺针;所述镜体的内部开设有活检吸引孔道,所述镜体的内部还嵌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玻璃纤维光源束,所述活检吸引孔道的一侧还开设有图像采集孔;所述套管的圆周外壁靠近所述钝头穿刺针处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槽。
优选的,所述镜体的直径为4mm,所述套管的直径为5mm。
优选的,所述镜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镜体的长度为400mm,且所述镜体的弧度为60度或120度。
优选的,所述活检吸引孔道的直径为3mm。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孔的直径为1mm。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光源束的直径为1mm。
优选的,所述镜体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右侧面上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紧密粘接多个吸盘,所述镜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盘的左侧面中心处紧密粘接有凸管,所述凸管的圆周外壁靠近左端处同轴紧密粘接有限位环,所述凸管上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开设有多个条形槽,且所述条形槽贯穿所述限位环,所述凸管上套设有橡胶环,所述镜体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凸管。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圆周内壁上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嵌设有多个防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超细胸腔镜通过钝头穿刺针带套管刺入胸腔,不易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避免了出血的风险;同时设有的两种弧度的镜体不仅便于观察胸壁病灶和活检,而且便于对远近病灶进行检测;此外该设置形成的穿刺通道比传统穿刺形成的通道损伤小,术后无需缝合,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解决了现有的内科胸腔镜易造成明显创伤和出血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镜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定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凸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未经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8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